
各種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癥:
; Na、Cl是動物飼料中較缺或不足的兩種元素,二者在體內主要與離子平衡及維持滲透壓有關。NaCl可使體液保持中性,還有促進食欲,參與胃酸形成的作用。NaCl攝入過多,再體內容易隨尿排出。攝入太少,影響食欲和生產性能。各種動物用量,大約在0.2~0.5%。一般用量,反芻動物和草食動物比豬多,豬比禽多。NaCl加入配合精料中,粒度、混合均勻度都不能達到,會引起食鹽中毒。
; 碘構成甲狀腺素,是調節機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對動物的健康、生長、繁殖均有重要作用。缺乏時,動物出現甲狀腺腫大,妊娠母豬可引起胎兒發育受阻,出現弱胎、死胎。飼料中一般加入KI或碘酸鈣來補充碘。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組成部分,對機體內氫和脂的過氧化合物有較強的還原作用,保持細胞膜結構完整和功能正常。在抗氧化方面,硒與維生素E具有協同作用,維生素E可以減輕缺硒癥的表現。缺硒時可導致動物生長受阻,心肌、骨骼肌萎縮,肝臟壞死以及出現水腫等一系列癥狀;缺硒時明顯降低繁殖率,動物出現白肌病,雞表現為滲出性素質癥。我國缺硒具有明顯的地區性,在缺硒地區,動物日糧中應補充硒以保證動物健康,亞硒酸鈉是正常補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