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國惠農業產業園區項目簡介
總體定位:“紅河特色、云南樣板、全國示范”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產業園,云南、全國乃至全球農煤化電一體化發展的樣板區。
建成集生態種植、生態養殖、農產品深加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生態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現代農業成果展示、煤炭礦區生態修復于一體的“紅河特色、云南樣板、全國示范”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產業園。
(一)云南、全國乃至全球農煤化電一體化發展樣板區
建設集農煤一體的綠色生態、循環經濟的新型產業園區,協調煤礦開采與農業開發,加強采煤區土地復墾,依托農業深度開發修復礦區生態環境,探索邊規劃、邊開采、邊修復的農煤化電一體化良性循環開發模式,樹立綠色礦山發展樣板,引領、示范云南省、全國乃至全球礦區廢棄地資源化再利用和農煤綜合開發模式;創新農業用地動態開發模式,為礦區產業替代與轉型樹立新樣板。
(二)中國西南高原綠色有機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發揮區域農業資源優勢,按照先進的農業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組織園區農業生產,以綠色生態、循環經濟和科技導入為主旨,建成我國西南以優質葡萄為代表的有機林果產品生產基地,以優質蘆筍、韭黃、反季節荷蘭豆等為代表的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以本地優勢、特色和珍稀品種為主體的特種
養殖基地,帶動本地區及周邊地區高原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和農業高效發展。
(三)現代都市生態觀光與休閑農業示范園區
發揮園區緊鄰昆明大都市的區位優勢,積極開拓農業旅游市場,按照生態優先、參與為主、突出特色的要求,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農業旅游產品,通過農事體驗、農業文化展示、生態教育等途徑,展現現代高效農業和傳統農業文化的多功能性,結合地區獨有的多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開發參與性強的拳頭旅游產品,集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帶動園區農業和服務業發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四)國家級農業科技成果中試與產業化基地
通過院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積極吸引科研院所農業科技成果到園區開展“從實驗室到田間”的中試和產業化,創新合作模式。積極吸納農業新技術入園試驗示范,解決一批影響園區及周邊地區農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把園區建設成為區域現代農業技術示范應用的“窗口”和技術輻射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基地,帶動提升區域農業科技水平,為農業高新技術推廣、應用開辟新領域。
(五)云南省美麗鄉村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先行示范區
以云南國惠農業產業園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在農村管理體制、集約節約用地、農業資金投入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破除制約農村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美麗鄉村與新型城鎮化緊密結合的新模式。積極引導農業規模化經營,堅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方向,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業旅游等新興產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豐度;大力推進城鄉統籌,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統籌謀劃城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園區與周邊城鎮緊密相連的交通公路網、公交服務網、供水排污網等基礎設施體系;開展遷村并點和新村社區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技能培訓力度,培育講文明、守法制、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民,建設村容整潔、設施齊全、民風向上、文化繁榮、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和產業競爭力強、布局合理、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
1、項目地點:云南省紅河州彌勒市新哨鎮;
2、投資及開發公司:云南國惠農業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3、規劃開發面積:11萬畝(75平方公里);
4、規劃開發周期:8年;計劃分三期開發;
5、規劃投資總額:50億元人民幣;
6、開發周期時間安排:
到2015年,完成一期工程5萬畝核心區農業建設,營造良好農業環境,發展高效優質特色農業為主,投資額累計達到15-20億元,建成紅河州百萬畝現代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的核心區。
到2018年,完成第二期3萬畝建設任務,園區面積達到8萬畝,食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產業達到一定規模,總投資累計達到30-35億元,園區部分產業開始實現盈利,建成云南省現代高原特色農業的樣板區,園區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前達到全面小康標準。
到2020年,完成第三期3萬畝建設任務,園區總面積達到11萬畝,形成農—工—旅—科全產業鏈,總投累計資達到40-50億元,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年凈利潤達到10億元,直接拉動就業8000-10000人,間接帶動就業10-15萬人,建成紅河特色、云南樣板、全國示范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產業園。
7、規劃開發方向:
① 種植業(包括各類有機蔬菜、
水果、經濟林木等);
② 養殖業(牲畜、水產和家禽等,視市場情況選擇養殖特種物種);
③ 農業休閑旅游觀光業:體驗農業、家庭農莊及主題客棧、休閑度假酒店,水上樂園、少數民族風情園;
④ 相關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包含科研、培訓、深加工、包裝、銷售和配送運輸業等;
8、開發理念:
秉承現代農業宗旨,依托企業實力,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用產業帶動、規模帶動、科技帶動和市場帶動綜合作用,帶動區域內農戶發展致富,建設新型農業社區,全方位實施農煤化電一體化的綠色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具體如下:
(一)精品農業理念——走高端農業路線
(二)生態農業理念——走安全健康路線
(三)科技農業理念——走內生持續增長路線
(四)智慧農業理念——提升園區運行效率
查看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