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大家好:
天蓬之音現在播報,今天和大家共同學習《天蓬養殖》。
(一) 乳豬與乳豬營養
1、 乳豬是養豬業的根本
中國有句古話:有小不愁大,沒有指望啥。小豬是養豬者的本錢,關愛乳豬是養豬者的必修課。
2、 乳豬喜歡吃什么?應該吃什么?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里我們權且把小人當成乳豬,他體小、挑食、抗病差。應該吃:適口好、營養好、易消化、好吸收的優質乳豬料,用劣飼料飼喂乳豬,肯定是利小而弊大。
3、 乳豬為什么要提早誘食?為什么要用膨化料誘食?
乳豬生下來是“飲”液體母乳的,這種液體“飲料”營養好、吸收快,其效果是固體飼料無法達到的。
然而,母豬產后25天,奶水開始逐漸減少,但25天后的乳豬食量卻在大增,一邊是供應減少,另一邊卻是需要量大增。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提早給乳豬補料,讓乳豬胃腸得到鍛煉,以適應從“飲”到“食”的轉變。
乳豬的弱小肯定要選:適口性好、營養全、易消化、好吸收的膨化飼料,才能減少換料應激,避免拉稀和斷奶綜合癥的發生。
4、 乳豬誘食的好處
(1)可讓乳豬減少對母乳的依賴,給母豬早斷奶、促進母豬早發情、早懷孕,提高母豬利用率。
(2)讓乳豬贏在起跑線,起跑第一,效益就第一。斷奶重一斤,出欄早一月,體重多十斤,1:10的好效益。
5、乳豬的營養與營養吸收
在營養學中,營養是第一位的,這是無可置疑的,但英偉專家則認為撇開吸收談營養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一方面,再高的營養不能吸收都是無效營養;另一方面,高營養增加了乳豬胃腸的高負擔,高負擔的結果必然會導致過剩性營養拉稀。從這個角度上講,高吸收比高營養更重要。
我們并不是反對高營養,而是強調吸收與利用。不能吸收的高營養是飼料資源的巨大浪費,是豬場環境惡化的罪魁,同時也是乳豬營養過剩綜合癥的禍根。
(二)飼料配合與營養配合
所謂飼料配合是指按動物理論營養需要調制成的飼料,飼料配合不等于營養配合,這是因為飼料的營養是由:飼料配方、原料品質和加工工藝三大因素決定的。
首先,配方要科學;其次,原料品質要保證,無原料品質的保證,再科學的配方都等于零;第三,科學的配方,優質的原料最終都需要先進的加工工藝來完成。這好比做菜,同樣的菜譜,同樣的材料,不同的烹炒方式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味道。
飼料的生產設備與加工工藝決定著飼料的最終使用效果,決定著飼料營養的最終吸收。
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械,天蓬連體膨化制粒專利就是利其械,是從飼料配合到營養配合最有力的保障,是中國飼料加工工藝上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革新。
(三)、生豬保健與保健科學
1、什么是生豬保健?
問起什么是生豬保健,有下面幾個答案:保健就是打疫針,保健就是消毒,保健就是拌藥等等。
下面我們來一一探討:
(1)打疫苗雖是保健,但只打疫苗不測抗體,不產生抗體的疫苗保健是無效的保健。
(2)消毒也是保健,但無目的的使用消毒劑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相反還會使豬場病菌抗藥性越來越強,造成病菌越消越多。消毒要有針對性,各類消毒劑交替使用才是科學的消毒保健。
(3)拌藥保健最可怕,藥是用來治病的而不是防病的,“是藥三分毒”,即便是沒病的豬天天吃藥也能吃出毛病來,原因是:藥物的毒副作用降低了豬的免疫力,這是其一;其二,長期使用藥物,病菌耐藥性增強,一旦發病便無藥可治。豬病背后的原因是人病,人病不除,豬病在所難免。
總之,生豬保健是個綜合工程,飼料品質要優良,營養成分要均衡,疫苗防治要有效,消毒劑使用要科學。保健靠營養,無病不用藥;保健靠管理,衛生少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