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間諜”聽起來,是不是離你很遙遠,其實它以特定的形式就在你的周圍。目前,企業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企業在陸續不斷的招聘各類人才的同時,并授于他們經驗和知識,甚至是企業內部管理模式和生產經營流程,而當這些職場新職員在獲得各類生產、管理經驗之后,他們又做了些什么呢?是繼續留下來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還是利用所學反挖企業墻角呢?這些“倒打一耙”的人,我們稱之為“商業間諜”!
身處職場,誰都會希望有到名企業增加資歷、充電和得到鍛煉的機會,使之成為職業生涯的資本。然而,人的言行不僅受到法律的制約,而且還受到道德的約束。在企業賦予你個人價值和財富的同時,應存感恩之心。你可以選擇去另一個更能發揮自己才能的企業。但是,你利用所得去反挖企業墻角,損害其利益,那么你的信譽將毀在自己的行為之下,受到唾棄和鄙視。
任何企業在招聘時,都會特別注重個人職業經歷,如“曾在某外資企業從事技術開發”、“曾是某企業科研組成員”等。因為這些經歷是你能力的體現和個人價值的證明,也是你能競爭更高職位的資本。然而,對企業來講,面對越來越多的“鍍金人”,招聘時更應謹慎加小心,嚴格對求職者進行篩選,因為不是所有的求職者只是純粹的抱著求職目的而來。
如今連職場新人都明白“包裝”效應,更別說一個職場礪練多年的老手。簡歷如此包裝,讓企業招聘者如何辨明真偽,當企業花費大量人力和財力之后,卻為企業招來花瓶型人才,豈不是浪費了企業資本。面對時下招聘越來越難,風險越來越大的形勢,企業更應該選擇專業的人才測評機構,像無錫市青年人才服務中心便是無錫地區的專業人力資源供應商,規范化的管理體系,為企業提供人才測評的各類服務,使企業降低成本、減少盲目性、提升招聘成功率,避免招收與企業不相匹配的人才。
一些較出名的企業都有一整套的培訓管理體系,經過選拔錄用后的人會進行一定時間內的培訓,使員工能力明顯的增強,而這些員工有能力、能經驗,而且還有名企的招牌,自然含金量很高。如果他們求職動機不良,在完成“偷技任務”之后離開,必會給企業帶來人力資本虧損。有市場供給自然就會出現市場需求,在這種形勢下,一些小企業會用優厚的待遇和高職位吸納這些名企培養出來的人才。對跳槽者而言,一般都是希望能獲得比現在更高的薪資待遇和職位。
企業要防范鍍金人才最好的辦法是:第一,在新員工進人時樹立員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根據企業提供的崗位招聘合適的人才,對不合格的則拒之門外,哪怕他具備讓人嘆服的工作經歷。第二,簽訂合同對企業和個人雙方同時具有約束力,企業可明確規定員工辭職后不得向同行業或競爭對手提供或透露有關企業重要資料和商業秘密等。第三,企業培訓對象,選擇那些有潛力,且對企業有一定忠誠度的員工,并為他們確立個人職業規劃,提供個人能力發揮空間。第四,從工作和生活上,關心了解員工,讓他們感受到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