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又一員工選擇元旦跳樓,企業文化需要反思
2012年1月1日,大家都在節日的歡快氣氛中迎接這個“世界末日”年的第一天,然而,富士康的一名員工真的將新年第一天演變成了其生命的世界末日,年輕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地點是山東煙臺富士康,當事人是一名才進富士康兩月不到的新人,富士康可謂“功德圓滿”,在2012年伊始就開了“好頭”,也無怪乎成為全國輿論一致關照的對象。但也有富士康的管理層說了,作為擁有90多萬員工的富士康,公司遍及全球,跳樓率在正常值以下,也不算過分,因為比照這個幾率并不算高。輿論對富士康的強烈關注和指責把這個事件放大了,是一種過了份的關注。
我們大致也明白了這些人的想法,那就是我們不應該再糾結這個事情了。問題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真的是閑得發慌過份關注?
輿論關注:真的過份了嗎?
我們知道,富士康的90多萬名全球員工中,普工占多少?而跳樓事件中的當事人大多也是工作任務繁重、加班成常態的普工。這些普工年紀也不會太大,自我控制能力差一些,企業管理者有沒有反思這些問題?有沒有針對普工做一些管理上的關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康對外招工時總是宣稱: 我們公司是跨國公司,福利待遇多好,住宿條件多少,娛樂、運動設施多齊全,如此等等,這些能掩蓋工人每天要上班多少小時,加班成常態的真相嗎?當你每天加班12個小時甚至更多,你還有力氣去健身去運動去娛樂嗎?曾經有一位從富士康出來的員工表示,當她離開時,也就拿900多的基本工資,若想拿多些,只有加班。這似乎是管理者設置的一道陷阱,公司沒有人強迫你加班,你是自愿的。問題是,每月這點基本工資能維持什么樣的生活?于是,大多數工人在極大的生存壓力面前選擇了加班,而過度的勞累引發了心態的失衡,釀成跳樓慘劇。富士康所宣稱的所謂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前景的表象,能掩蓋企業對管理的缺失和對工人生命的漠視的本質嗎?
話題回到一開始,關于是否是外界對富士康過份關注的話題。富士康集團某負責人曾表示富士康員工的死亡率在正常線以下,并稱富士康員工頻頻墜樓與外界指責的工作壓力和企業管理沒有直接關系,而是由員工的天性,基因和情感等個人原因導致。在發生“連跳”事件后,富士康竟然強制員工簽署“不自殺協議”。由此看來,富士康將外界的善意指責看成是挑釁而無動于衷,企業在發生了如此驚人的事件面前,不去反思企業管理等深層次的問題,而是一味去逃避責任,真的是令人心寒至極。
不要讓“跳樓”悲劇重演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約束人,文化管人管住魂。想必任何一個能做強做大的企業家都知道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富士康為什么跳樓悲劇頻發,從根本上說,就是企業文化的缺失,或者說是企業文化的畸形。富士康作為跨國大公司,說他沒文化,自然也說不過去,那就只能說這個企業文化很畸形了。如何畸形呢?
企業文化的畸形也就是管理的畸形。企業向員工隱性灌輸了一種思想,那就是要想多拿錢就加班。這樣一種畸形的引導,最終將正常上班的常態引向了頻繁加班的畸形。長此以往,員工必然身心俱疲,有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和心理壓力的釋放,勢必釀成悲劇。跳樓只是悲劇的一種釋放形式。
企業沒能形成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而是將企業文化演變成剝削工人勞動力而達到資本惡性膨脹的精神麻痹工具。如此一種企業文化難道不是畸形企業文化嗎?作為富士康的管理者,你們是不是應該要深刻反思了?是不是要等到“跳樓率”達到甚至超過正常線才能引起你的重視?
富士康,拜托拜托不要讓悲劇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