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招聘受中國人青睞 局限性依然明顯
24歲的丁超是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打算在一個月之內跳槽,于是開始在上班之余關注微博上最新的招聘信息。
“微博招聘內容簡單明了,便于快速篩選出自己需要的信息,這種方式十分便捷、新穎,很吸引人。”丁超說。
最多容納140字的微博,正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日益巨大的“微”影響,繼“微小說”、“微訪談”、“微電影”之后,自去年底,微博招聘就已在網上悄然興起。在求職的黃金季節,“微招聘”已成為眾多公司和求職者的新寵。
微博招聘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公司名義發布的招聘信息,另外一種是人事專員或部門經理以個人名義發布的信息。這些招聘信息在140字里濃縮了招聘內容后,一般要求求職者發簡歷和證明材料到指定郵箱。相對于傳統網站招聘,微博招聘多了“私信”聯系和轉發功能。
北京泰盛達和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廉志遠在微博上已有7萬多“粉絲”。一周前他發了招聘項目執行經理的帖子,很快就有求職者評論此微博并提出疑問,廉志遠都一一作了回復。
一位署名劉泊宇的網友問:“美國大學四年沒有工作經驗可否?”廉志遠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有人直接詢問月薪,廉志遠大方回復:3000-4000元;還有的人在微博上聲稱已經接到面試電話。
這種招聘者與求職者之間的互動被視為微博招聘的一大顯著優勢。
“微博招聘能夠提供求職者和應聘者及時溝通的平臺,潛在的應聘者看到招聘信息后,有疑問可以及時發私信給招聘者,或者直接發表評論,得到及時回復。”上海螞蟻匯公司的人事部經理沈麗玫說。
沈麗玫說,在傳統招聘模式下,招聘者只是被動地看著大批簡歷,而不能真正了解應聘者關心的東西,微博招聘使得應聘者更加具備主動性。據沈麗玫介紹,螞蟻匯公司利用微博招聘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為一個主要招聘渠道。只要在微博上“關注”了某家公司,就能迅速接收到這家公司的最新招聘信息,而且通過多次轉發,傳播面不斷擴大。
此外,微博招聘的優勢還在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招聘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性。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說:“求職者可以通過企業主頁了解企業文化,并可參考網友對其的評論來做選擇。”
雖然微博招聘的發展前景被廣為看好,但也有人指出了這種方式的局限性。
北京四月青年社區網站的人力資源總監朱江認為微博招聘比較適合實力強、名氣大的公司,大公司的粉絲多,發的信息傳播力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我們微博的粉絲數有限,發了微博得到的關注度不高,我們現在主要還是要提高公司知名度,得到更廣泛的認可。”朱江說。
另外,針對性不強也是微博招聘的一個困境。相對于傳統招聘,微博招聘不能針對特定的人群。
“從我的經驗看,基礎性工作或者臨時工作,在微博上招聘非常有效,而比較專業的工作在微博上不是很容易招到合適的人。”她說。
人力資源工作者普遍認為,互聯網、信息技術、傳媒之類的行業較為適合微博招聘,因為這些行業招聘對象主要是熱愛互聯網的年輕人。
“盡管有其局限性,微博招聘還是會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沈麗玫堅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