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國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和農膜等,影響的不只是果蔬茶葉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環境,未來可能土壤、飲水都會受其毒害,甚至會加劇全球溫室效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農藥在多種作物的過度使用和濫用、高毒農藥的危害、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等問題,不僅危及全球的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還將引發多種自然災害,使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成為阻礙。
土地被有毒化
雖然很多農藥毒性很低,不能對人直接造成急性毒害,但它們常常是高環境殘存物質。以硫丹為例,硫丹在水中的半減期長達150天,不僅能夠以水為媒介進入植物體內,而且進入后可長期以有機氯化合物的形態長期存留在脂溶性組織中。硫丹的蒸氣壓力很低,還能夠以蒸氣的形態在空氣中長期漂移并在其他水域降落污染附近土壤。
我國使用硫丹歷史尚短,但已給各地土壤污染帶來嚴重后果,而且,還有其他農藥也在殘害土地。有關方面數據顯示,我國因污水灌溉而遭受污染的耕地達3250萬畝。官方也承認目前我國土地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嚴重。據調查,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幾乎占到了中國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濫用農藥危及飲水安全 污染最終進入人體
即使沒有化肥農藥等造成的污染,工礦企業廢水污灌等對水源的間接污染已經使之不堪重負,加上土地上的農藥隨灌溉用水匯入江河湖泊,水域污染更進一步惡化。目前,全國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其中40%基本喪失了使用功能,流經城市的河流95%受到嚴重污染。
大量化學品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后,不利于植物生長,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耕地中的有毒物質最終要回到人體,因為有毒物質被植物吸收積累后,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并繼續在人體內聚集。最終引發各種疾病。反季節果蔬等違背規律的種植、養殖模式,更讓農藥、激素等充斥各種食品。
浪費資源導致地球溫室效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農藥殘留聯會秘書長范格特博士(Dr.Gero Vaagt)在2008年國際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策略報告會上曾指出農藥化肥濫用的危害,不僅是食品質量安全出現隱患,而且全球氣候變暖等現象皆與全球農藥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有關。
農藥化肥造成溫室效應并非危言聳聽,因為氮肥會通過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氮,這是一種溫室氣體,還會消耗臭氧,影響到大氣中的臭氧層,進一步造成氣候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