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國家大力推廣高效、安全、環保、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使用,其中生物農藥的推廣備受關注。但生物農藥目前很難得到農民的接受和認可,推廣難度大。
成本高 農民難接受
生物農藥價格上確實沒什么優勢。相對化學農藥來說,畝成本要增加20~30%。其中人工費就要增加不少。 生物農藥如何降低成本,讓農民用得起,這是生物農藥推廣中需要解決的一個現實難題。
見效慢 農民不認可
當農民發現病害時,蟲齡往往都比較大了,這時用生物農藥噴殺效果往往不理想。生物農藥最好的殺滅效果是在1~2齡的幼蟲。如何提高殺滅速度,得到農民的普遍認同,也是生物農藥開發者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點。
產品難分優劣 積極性上不來
有些接受生物農藥的農民,因為其生產成品在銷售時,收益不見好,農民沒積極性。市場上良莠不全,優劣難分的現象確實存在。如何體現成品價值,也是推廣生物農藥的一大難題。
農民安全意識差 用藥習慣難改
急功近利,重治不重防,盲目用藥、重復用藥、反復用藥是當前農村防治病害的的一種壞習慣。如何從意識上從服務上來改變農民的用藥觀念和習慣工程巨大。
政府應從食品安全、全民健康的高度,加大宣傳生物農藥的好處,營造一個較好的社會氛圍,鼓勵農民使用低毒、高效的生物農藥。同時,努力降低生物農藥的使用成本,開發高效、殺滅速度快的品種和技術。如整體降低種植成本的小麥“一噴三防”(將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或微肥等混配噴霧)技術措施就值得大力推廣。企業也應該通過媒體,建立自己的宣傳推廣平臺,讓產品優勢深入消費者心中,引導農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