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花卉市場科技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
花卉產業是現代農業和林業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和高效益的“三高”產業,具有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廣西位于亞熱帶地區,氣候、環境適宜花卉生長。近年來,區內外旺盛的市場需求帶動了資金投入,廣西的花卉產業發展十分迅猛。但是,由于基礎薄弱、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廣西花卉科技發展的水平明顯滯后于產業發展,廣西的花卉產業正面臨著缺乏科技支撐、發展后勁不足的嚴重問題。本文分析了廣西花卉科技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發展的對策,為廣西花卉產業及花卉科技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1 廣西花卉科技發展現狀
1.1 廣西花卉產業發展概況
廣西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內氣候環境類型多樣,野生花卉資源豐富,發展花卉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依托面向東盟,毗鄰云南、廣東等花卉強省的區位優勢,抓住花卉產業轉移、區域經濟發展和桂臺經貿合作等機遇,廣西積極開展花卉基地建設,大力培育花卉龍頭企業,花卉產業及花卉消費市場初具規模[1-2]。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全區花卉種植面積近2.7萬hm2,年產值約4O億元,現有花卉企業和種植大戶2 000多家,花卉交易市場13個,各類從業人員45萬人,花農100多萬戶。
目前,廣西花卉產區主要分布在南寧、桂林、柳州、梧州、玉林、北海等中心城市,種植品種以桂花、茶花、金花茶、寶巾花、木棉等木本花卉,羅漢松、扁桃、榕樹、香樟等園林綠化苗木,茉莉花、玉蘭等工業用花為主,約占廣西花卉總產值的70%~80%。廣西的木本花卉和綠化苗木除可滿足本區需求外,也有部分產品銷往其他省區。
近年來,廣西盆花生產發展迅速,逐步成為廣西花卉的后起之秀,主要產地在南寧、桂林、柳州、玉林和欽州等地,主要產品有蝴蝶蘭、墨蘭、建蘭、紅掌、鳳梨等;廣西鮮切花生產從無到有,初見成效,主要產地在南寧、百色、來賓等地,主要產品有非洲菊、月季、百合等切花品種及天門冬、茉莉、黃鶯等切葉品種。但是,廣西地產盆花和切花的種類少、數量小、品質差,遠遠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廣西花卉市場中的盆花和切花產品仍主要從廣東、云南等外省調入。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廣西花卉產業的發展。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精神,花卉產業已從廣西林業五大優勢產業之一,上升為廣西農業千百億元產業(339工程)15個重點產業之一。通過優先發展和重點培育,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把花卉產業打造成為9個百億元農業產業之一。按照《廣西花卉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廣西花卉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是構建“四個花卉產業片區、八大花卉特色園區” 格局。“四區” 指桂東外向型創匯花卉產業片區、桂南濱海熱帶花卉產業片區、桂西特色名優花卉產業片區和桂北休閑旅游花卉產業片區; “八特”則指圍繞桂花、蘭花、茉莉花、羅漢松、金茶花、茶花、特色盆景、特色花木等八個方面,分別建立花卉特色園區。通過“四區’、“八特” 建設,到2015年全區花卉生產面積將達到5.33萬hm2,花卉產業總產值達到150億元。
1.2 廣西花卉科技發展現狀
1.2.1 花卉科技團隊
廣西花卉產業歸口自治區林業廳管理,林業廳花卉管理辦公室和科技處對廣西花卉科技發展給予了較大的扶持。但是,與發展迅速的廣西花卉產業相比,廣西的花卉科技團隊實力還很薄弱,科技人員的數量和專業水平亟待提高。
2010年,廣西花卉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小組對全區花卉科技和生產單位(項目)進行了調查。實地調查和通訊調查的結果顯示,目前廣西專業性的花卉研究機構僅有廣西林科院園林花卉研究所和廣西農科院花卉研究所兩家,在廣西植物研究所、廣西大學、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和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教學單位中也有部分科技人員從事花卉研究。其中,廣西林科院園林花卉所以木本花卉和園林植物研究為主,兼顧盆花和鮮切花研究;新組建的廣西農科院花卉所以盆花、鮮切花等草本花卉研究為主;廣西植物所、廣西大學和中國林科院熱林中心主要從事廣西野生花卉資源的研究利用;廣西生態學院主要從事蘭花組織培養和生產技術研究。此外,雅長蘭科植物研究中心與南寧市金花茶公園分別在野生蘭科植物和金花茶的資源保存、品種繁育等方面開展了有益的研究,桂林、柳州和欽州等地市級林科所先后在園林綠化苗木、桂花、茶花、蘭花和紅掌品種資源收集與栽培生產方面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1.2.2 花卉科技立項與經費投入
廣西花卉科技項目立項主要有自治區科技廳和林業廳等渠道。雖然花卉產業已被自治區列入“
339” 工程,但是花卉科技項目在自治區科技廳的立項難度仍然較大,經費支持力度也較小。花卉課題僅在2010年度明確列入申報指南,經費支持額度為3O萬元。2008年以來, 自治區林業廳對花卉科技的支持力度有了較大增長。初步估算,通過花卉科技推廣項目和科技示范平臺建設等途徑,每年投入的經費都在50萬元以上,對于廣西花卉科技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廣西部分研究單位還通過中央財政、國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等渠道獲得了一些經費支持,主要用于廣西野生花卉資源的調查、保護和開發利用。
1.2.3 花卉科技產出
與較低的花卉科技項目立項數量和經費支持力度一致,廣西近年來的花卉科技成果獲獎數量也較低。2006年以來與花卉有關的科技進步獎僅2項,其中, 由桂林市黑山植物園牽頭完成的“桂花優良品種選育、定向培育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項目獲2007年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廣西植物研究所牽頭完成的“珍稀瀕危植物金花茶種苗繁殖技術與規范化種植研究” 獲2010年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獎科技成果數量少,表明近年來廣西的花卉科技成果產出數量少,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較低。
1.2.4 花卉生產技術服務
目前,廣西尚未建立完整的花卉科技服務體系,區內高校、花卉科研機構、農林技術推廣站等機構在花卉生產技術服務方面所起的作用還較小,花卉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主要依賴于項目建設需要,以及花卉生產企業的自主行為,花卉科技服務受花卉項目投入和企業能力的影響很大。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4631.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1] [2] [3] 下一頁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