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業工程實驗教學的基本特征
農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是面向綜合應用工程科學與技術、農業生命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控制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及管理科學與技術,為農業、農村的發展與資源合理利用服務的工程人才。它涉及生物體、有機物、農業資源環境、機械裝備、工程設施、產后初加工、能源利用、現代生產技術集成與管理,檢測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等諸多領域 ,其基本特征為:
(1) 范疇廣。其訓練的對象是貫穿各種農業生產過程的工程人才,內容涉及各種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工程技術。 (2) 綜合性強。農業是一個復雜、多變的不確定系統,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要用到多種學科的技術措施,需要農業技術與工程裝備技術相結合,這種多學科結合不等于簡單的機械式組合,而是系統有機的融合。 (3) 制約因素多。農業的作業對象是生物體,作業環境多變,其生產流通過程又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所以,農業工程技術措施必然要受到自然條件、社會因素的廣泛制約。
2現代農業工程人才培養規格與實驗教學中心功能定位
2.1現代農業工程人才培養規格
人才規格和培養目標是造就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工程人才。使受教育者在農業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化工程,農業物性檢測與控制技術、經營、管理和服務體系等方面具有廣泛知識和實踐能力且能擔負起更高層面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在高等農業院校,應把具備必要的工程知識和技能作為農科大學生的基本要求之一。農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在考慮訓練專門的農業工程師的同時,必須綜合考慮所有涉農專業的學生能夠利用實驗中心開展農業工程技術實驗實習的工程實踐活動,適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方式和途徑,造就各類不同層次的適應農業發展的工程人才。建立不同涉農專業、各層次人才的實驗、試驗以及不同類型的工程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使涉農專業的學生在實驗中心能夠了解、學習、體驗包括研究、設計、開發、生產、維修保養、管理和實踐教學在內的多領域,具有廣泛的知識、技巧和適應能力并在工程實驗中心對現代工程設計手段得到訓練;能掌握一定范圍內的工程技術,并帶領相關人員從事實踐活動,進而在生產實踐中成長為農業不同生產環節上的專門工程人才。
傳統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特點在于訓練學生推理的嚴密性和過程高度的可靠性,培養人才的興趣。而如今人才不僅要懂得農業物性知識、機械及其系統設計、制造,同時還必須具備信息技術,虛擬技術,檢測技術,分析技術,鑒定技術以及環境、法律、經濟、銷售、質量控制、市場、安全等方面的知識。現代農業技術發展對農業工程師的素質提出了更為廣泛的要求。從培養具有整體發展觀、協調發展觀、持續發展觀和平等發展觀的復合型工程人才的角度考慮,在農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功能定位時,必須考慮各學科的交叉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應充分考慮學科專業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特點,設立的實驗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體系要能夠體現綜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