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芒果種植業有著悠久的歷史需加大產業發展力度
2 發展對策
2. 1 產業開發既要注重傳統發展, 又要與現代產業發展相結合從現有的芒果種植來看, 云南芒果種植歷史約有500 年, 并且云南熱區有種植芒果的傳統, 在熱區的傣族聚居地很多地方都留有芒果, 現仍保留有這樣的
傳統, 有些在長期的人為選擇過程中篩選出適宜當地生長, 品質好, 產量高的優良單株。在進行產業開發過程中既注重外引優良品種的發展, 同時注重傳統品種的開發利用, 傳統與現代農業有機結合起來, 對區域性氣候、土壤、品種等方面進行科學而綜合的考慮, 使其芒果產業更具有區域特色。
2. 2 加快龍頭企業的培植, 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云南芒果加工企業現有: 云南百洲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玉丹食品飲料有限責任公司、景谷大有為食品有限公司均以提供原料為主的加工產品, 并產品加工能力及技術力量薄弱。種植企業雖有但都為小企業, 目前尚無一家能形成真正自己的品牌, 而且種植與加工互不聯通, 種植者只想高價賣出, 加工者只想低價收購, 尚未建立互惠互利的發展機制, 難以形成良性互動的產業鏈。在這樣的發展環境內種植企業與加工企業都難以做大做強, 只能是互相制約被動發展。因此建立種植與加工企業的互惠互利機制, 培植種植及加工龍頭企業, 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對產業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2. 3 延長產業鏈, 提升產業帶動能力云南由于地多人稀, 種植芒果均在山地坡地進行, 在種植過程中結合養殖如養牛、羊、雞、鵝,種植初期可減少雜草耕除及果園病蟲害的發生。芒果果實從未成熟到成熟均有食用價值, 幼果可加工成果干、果脯, 成熟果實可加工成果汁、罐頭、果粉等產品, 但現有芒果加工僅限于果汁, 而幼果的加工利用則是空白, 可以說芒果因生理及自然引起的落果幾乎沒有利用, 在芒果的結果過程中落果率占總結果量30% 以上, 在風災嚴重的年份甚至可達到50% 以上, 因此芒果的加工不能僅僅在成熟果實的加工上做文章, 還要在幼果加工方面挖掘潛力,同時在種核活性碳開發及種仁的藥用方面進行綜合開發, 以提高芒果產品的食用范圍, 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對產業的提升及產業鏈的延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2. 4 加快研究產業發展所需的基礎性、關鍵性技術研究工作, 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產業發展要能長期持續穩定地增長, 不僅僅靠企業和種植戶, 還要靠大學院校及科研部門的基礎性理論研究及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需的關鍵技術的儲備, 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論和技術儲備, 產業發展雖快, 但發展壽命也是短暫的。只有在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充分的技術儲備條件下產業發展才能持續穩定地增長。
2. 5 建立完善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公共服務能力,增強對產業發展的宏觀調控上世紀80 年代初, 農業推廣以行政方式推行,許多技術都能及時宣傳落實實施, 但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行, 農民對土地用途及種植作物品種自主選擇, 使農村土地發揮了自行調節市場的作用。但是也因土地分散, 規模小, 難以應對現代市場多變的局面, 特別是農業的公共服務能力大大削弱, 難以對小、散、雜的農村土地利用現狀進行系統的科技服務。云南的芒果種植現狀更是如此, 因此轉變農村農業的科技服務方式, 建立新的“三農” 公共服務體系, 增強對產業發展的引導及宏觀調控能力, 提高產業市場競爭力是十分重要的。
2. 6 充分利用當地資源, 加快培育地方優良品種云南有豐富的芒果資源, 全國芒果近緣植物6個種中有5 個在云南有分布, 在長期的自然演化過程中形成了地理資源和遺傳特征資源, 云南芒果種質資源數量大, 種群繁多, 分布范圍廣, 類型多,是全國難能可貴的芒果野生種質資源富集區。經初步調查在怒江流域、紅河流域、瀾滄江流域及緬甸、老撾、越南沿邊境線都有芒果資源, 加快開展云南芒果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與評價工作, 盡快培育出優良芒果品種, 特別是選育具有本地區特色芒果品種, 以增強云南芒果產業的競爭力。
2. 7 根據當地氣候特點, 做好產業發展布局云南區域性氣候強, 不同區域氣候條件不一,種植芒果的品種、栽培技術、病蟲為害都有一定的差異, 因此, 根據氣候復雜的特點, 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及發展布局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必須的。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7229.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上一頁 [1] [2]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