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立的設計思路與主要內容
(一)設計思路
成立實踐教學工作小組, 加強實踐教學的宏觀指導與理論研究, 改進實踐教學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完善實踐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 大力推行本科教學導師制度, 規范實踐教學大綱等工作。
(二)具體內容
第一階段: 本科生進入學校即安排導師, 及早確定本科教育期間的具體專業研究方向, 使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對所要研究的專業方向有初步認識, 并為以后從事專項研究打下堅實基礎。第二階段: 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 在導師指導下選修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專業課, 安排學生參加課題的研究實驗, 跟隨研究生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 盡早掌握實驗技能, 培養良好的實驗操作規范。第三階段: 三年級, 除安排學生的專業課實驗教學外, 還應盡早確定學生的畢業課題(導師科研課題的子課題), 指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逐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第四階段: 四年級, 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課題實驗, 撰寫畢業論文, 并在課題的試驗點參與生產實踐, 為將來的就業及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三)實施方法及要求
科研課題研究與學生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包括課堂教學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實驗教學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教學實習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畢業實習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四部分。
1.課堂教學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
《食品工藝學》、《食品分析》、《綠色食品概論》、《食品營養學》等課程是研究食品組成、特性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化學變化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等的實用科學, 課程之間相互交叉滲透。我們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提高學生研究能力”為目的, 并將與食品科學發展相關的專題研究內容納入到教學當中, 通過“綜合論文”、“專題研究”等方式加強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將科研引入課堂教學, 把自己科研課題的構建思路、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向學生們加以介紹, 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 激發學生學習食品科學的興趣, 使學生更了解本專業的研究內容和發展方向。這種課堂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 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本專業知識。
2.實驗教學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
利用科研課題中的部分實驗作為本科生實驗課教學的內容, 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僅會做一些簡單的食品初加工實驗, 由原來的驗證性實驗轉變為驗證性實驗與研究性實驗結合進行, 在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使他們能夠掌握更深層次的實驗技能, 開闊眼界, 拓寬科研思路。
3.教學實習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
近年來, 結合導師指導下的學分制改革, 我們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有措施地安排低年級本科生參加省、校等不同級別的科研項目和科研課題的研究,指導他們在課題中親自動手進行產品加工、貯藏的工藝技術操作, 掌握技術參數和要領, 并對產品進行感官及質量評價, 以熟悉從產品開發到最終質檢的全過程, 最后寫出教學實習報告。形成了由教師、研究生、本科生組成的“教、學、幫、傳、帶”式教學科研梯隊, 促進其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
4.畢業實習與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
將導師科研課題的部分子課題作為學生畢業課題, 在教師的指導下, 查閱國內外文獻, 進行文獻綜述, 師生共同討論實驗方案, 集思廣益, 補充、完善、確定實驗方案, 在實驗過程中, 由研究生帶高年級本科生, 指導學生完成原料選配、試劑的配制等, 完成實驗計劃及方案中的內容。最后通過實驗數據分析、討論,找出其規律性, 使學生完整參與一項科學研究的全過程, 在此基礎上完成畢業論文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