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園藝是研究花卉、樹木、草坪和地被等園林植物的分類、習性、繁殖與栽培、應用、育種、生產、管理和盆景制作、花園、公園和居民區園林設計和管理等的學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園林建設在人們的生活中日益重要,觀賞園藝產業逐漸成為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現就我國觀賞園藝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作一論述。
1 觀賞園藝產業現狀
1.1 觀賞園藝品種資源豐富
中國從南到北跨越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等幾個氣候帶,東部和南部地區降水量豐沛,土壤類型多種多樣,具有良好的觀賞園藝作物生長的土壤條件,加上地形、降雨、光照等多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多種農業生態類型,適合各種類型的觀賞園藝作物生長,品種資源豐富。
1.2 觀賞園藝產業迅猛發展
隨著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全面展開,我國觀賞園藝(觀賞園藝人才)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人均占有量均有很大提高,觀賞園藝產業已成為中國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成為農業結構中最為活躍的主導產業。觀賞園藝產業正在向產業化經營推進,其中涌現了大批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企業發展注入的資金形式趨于多樣化,包括外資、民資、工商資本等形式資本。觀賞園藝業的發展方向更趨合理、細致,產業的生產已經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區域化布局。比如中國部分地區觀賞園藝業已逐漸形成基地化和集約化生產體系、科技開發支撐體系、市場營銷體系、配套物資生產和供應體系,觀賞園藝業正朝著集生產、花卉文化、旅游娛樂于一體的方向發展。觀賞園藝的迅速發展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不僅觀賞園藝產品出口創匯額大幅度增加,同時在許多地區還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如運輸業、旅游業,以及為觀賞園藝產業服務的科技產業。
1.3 生產技術亟待改進
盡管我國觀賞園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但是畢竟我國觀賞園藝產業的發展僅處于初期,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產品質量不高、農藥殘留污染嚴重、單位面積產量較低、采后貯藏加工技術落后、產業結構和品種結構不合理等。近幾年來,我國觀賞園藝業雖然使用溫室、塑料薄膜和地膜覆蓋技術已有相當大的面積,但總體上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其生產能力和水平還很低,觀賞園藝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低,雖然近年來中國觀賞園藝出口占世界的比例也呈穩步提高的趨勢,但是中國觀賞園藝產品出口占世界總出口量的比例與產量占世界的高比例仍然極不協調。現代觀賞園藝業的發展急需要先進的園藝科技作為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4 觀賞園藝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中國觀賞園藝產業生產和銷售是由多水平體系構成,觀賞園藝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低,國內與國際市場發展亟待平衡。多水平體系構成的國內需求層面較多,國內少數富裕城市已逐漸應用了現代栽培技術、無土栽培系統和減少使用土壤消毒劑、農藥等技術,此類城市生產的觀賞園藝產品已達到出口標準,逐漸取代了昂貴的進口產品,這樣的產品在國內有市場。另外,由于大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可支配的收入差距相當大, 技術含量較低的企業生產的一些品質較低或質量規格不理想的產品在農村和欠發達地區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各需求層面的需求容量已趨飽和,已出現供過于求的趨勢,但是在國際市場,中國觀賞園藝產品占有率低,目前我國觀賞園藝產品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這是制約我國成為世界觀賞園藝貿易強國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觀賞園藝產品增產增收,必須從根本上突破國內觀賞園藝產品市場供過于求的“瓶頸”,對當前觀賞園藝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使觀賞園藝產業轉向外向型產業。觀賞園藝產品結構調整的著力點要轉向國際市場,要在鞏固亞洲市場份額的前提下,積極開拓北美洲、歐洲、南美洲、非洲等市場,做到觀賞園藝產品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做大國外市場這塊“蛋糕”。只有我國觀賞園藝產品在國外獲得一塊新的市場“蛋糕”,我國觀賞園藝產品才能避免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性,走出國內過度競爭的“怪圈”。同時這樣的結構調整還能降低觀賞園藝產品的經營風險,實現結構調整的整體效益提高,提高觀賞園藝產品生產與貿易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從觀賞園藝產業國際化的趨勢來看,更是迫切需要加快觀賞園藝產業的結構調整,使我國觀賞園藝產業盡快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觀賞園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