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紅棗產業發展建議
3.1 加強市場調研, 加大紅棗開發力度,抓住機遇, 發展經濟任何產業的成長都受市場的影響和制約。紅棗產業也不例外, 要做大做強就必須加強市場調研, 了解市場發展的動態。據新疆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李疆等專家通過運用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及人口數預測, 得出2010 年前后紅棗的需求年均增長8%。2007 年紅棗的需求量為266 萬噸、2008 年為288 萬噸、2009 年為311 萬噸、2010 年為340 萬噸。從預測結論看, 紅棗產業前景廣闊, 發展空間很大,需求量在激增。但預測總歸是預測, 和實際情況有時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所以要求我們必須進行實地調研, 了解國內外市場紅棗產品發展現狀和消費者下一步的需求狀況, 以市場為導向抓住機遇, 加快發展, 大幅度提高紅棗產量,優化紅棗品種和產品品質, 搶占行業制高點,真正將紅棗這一優勢資源轉變為商品優勢, 進而形成經濟優勢。
3.2 轉變觀念, 調整思路, 優化產業結構降低能耗, 減少排放這是當前我國發展經濟的主旨。有計劃地限制地下資源的開采, 鼓勵地上資源的開發, 走可持續發展戰略, 這是各級政府在發展經濟時都應采取的戰略性措施。呼吁各級政府, 特別是象山西省這種能源大省,要盡快調整產業結構, 制定具體的發展方案,使政策性投資向農副產品開發、高科技產業傾斜, 制定稅收、土地、人才等相關的優惠政策。靠政策的拉動, 科技的驅動來共同推動紅棗產業的發展。
3.3 加大科技含量, 加快紅棗開發轉化力度, 提高產品品質針對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紅棗產品種類不多,質量不優, 科技含量低下, 品牌雜亂的現狀,建議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要進一步加強研發力度, 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紅棗中富含豐富營養和生物活性成分, 有很高的營養和很好的保健功能, 因此在今后的紅棗開發時, 首先要立足于新鮮紅棗特性的保持, 一方面要注重紅棗保鮮保藏技術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加工時要注意加工工藝和加工方式的選擇。第二, 加大保健產品的開發力度, 紅棗本身就是藥食同源植物,營養豐富, 功能獨特, 是理想的保健品原料。第三, 利用高新技術開發紅棗新產品, 將當今食品加工新技術———真空冷凍干燥技術, 超微粉碎技術, 微波技術, 納米技術等與紅棗加工業嫁接, 由此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開發出一系列新產品。
3.4 企業要上規模, 產品要創品牌
國內隨著紅棗產量的提高, 涌現出一大批紅棗加工企業, 也開發出不少紅棗加工產品,但目前市場上紅棗產品多而雜, 缺乏拳頭產品,沒有優勢品牌。究其原因是生產企業小而多,企業產品多而亂, 沒有規模, 上不了檔次。不少產品名稱雖然不同, 本質基本相似, 建議各地政府牽頭, 將企業有效整合, 扶植龍頭企業,培育主打產品, 只有這樣才能在國內外市場永處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