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發展對策
5.1 加快良種化進程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繁育基地的管理,規范育苗基地,依法經營。根據景東縣的土壤、氣候特點培育、引進良種壯苗,以加快景東縣核桃品種化栽培的順利進行。加快嫁接技術培訓,籌好苗木、土地和資金等。凡種質優良、符合良種標準的均可大量繁殖,擴大良種資源。
5.2 以基地支撐核桃產業規模化發展
目前,景東縣核桃種植面積在500 畝以下的地塊占核桃總面積的83.9% ,500 - 1000 畝占5.43% ,1000 畝以上占2.69%。針對種植散、規模小的現狀,要求進一步把核桃基地建設和退耕還林、中低產林改造、生態公益林建設相結合,大力整合植樹造林項目資金,加大補貼力度鼓勵群眾規模種植,推行林糧間作、林桑間作發展核桃種植,實現核桃產業規模化發展。
5.3 以管理促進核桃產業優質化發展
景東縣核桃產前期( 幼林齡) 種植面積311,091.8畝,株數3,892,073 株,分別占核桃總面積、株數、
產量的67.92%和72.73%; 初產期( 中幼林) 種植面積117,695 畝,株數1,224,743 株; 盛產期( 中齡林) 種植面積29,194 畝,株數256,525 株; 衰產期( 過熟林) 種植面積19.2 畝,株數216 株。針對中幼林比重大,成熟林比重小的現狀,要求強化科技服務,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引進和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加強良種培育和品種改良,提高核桃品質; 強化林農培訓指導,提高林農經營管理水平,促進核桃產業提質增效; 進一步建立健全核桃林木管理體制機制,嚴厲打擊惡意破壞林木違法行為,鞏固核桃產業健康發展; 堅持“兩證一簽、良種壯苗”的管理原則,狠抓種苗生產管理,把好種苗源頭關,堅持培育優質良種壯苗措施,把好苗木培育關,堅持無病害、無機械損傷、無二級以下苗木上山原則,把好苗木造林關。
5.4 以品牌推動核桃產業效益化發展
著力開展科技下鄉、種植技術培訓服務,培養科技隊伍和農民專家,為核桃種植提供技術保障;通過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對比,大力宣傳發展核桃種植,營造上下狠抓核桃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強化對外宣傳,深入挖掘宣傳景東核桃產業發展歷史和文化,大力宣傳推介企業品牌和產品,推進產業創新發展,培育壯大產業品牌。
5.5 以加工實現核桃產業多元化發展
目前,景東縣核桃深加工企業景東力奧集團郝思嘉飲料廠年加工核桃干果100 噸左右,生產核桃乳飲料2,500 多噸,產值840 多萬元,年消耗核桃干果不到全縣總產量的2.5%,大部分核桃干果都以原料和初級產品向外銷售。隨著核桃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產量的逐年增長,縣內核桃精深加工環節薄弱的問題日益凸顯。對此,要求著力開展核桃的深加工、精加工招商,著手探索核桃產品深加工路子,擺脫單純靠擺地攤賣核桃果子的粗放式經營方式,形成核桃的集約化生產,構建核桃產業鏈,促進加強核桃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