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安徽省山野菜開發利用對策
3.1 開展山野菜重點資源調查與研究應對安徽省一些重要的山野菜資源, 如薇菜、蕨菜、苦菜、馬齒莧、薺菜、馬蘭、珍珠菜、香椿、山竹筍、水芹菜、野韭菜、百合、木耳、野山__菌、魚腥草、山桃等種類的分布范圍、面積、單位面積產量,適生環境、生活狀況開展重點調查與研究, 為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資源的保護做好基礎工作。同時, 加強對野生菜的營養、療效及保健功能的研究, 加強對采后貯運、保鮮及深加工技術的研究, 并同步研究其配套加工設備。
3.2 制定山野菜資源的保護措施生物資源是可再生資源, 過度開發將會給資源造成破壞, 甚至造成物種滅絕。如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的開發, 維持其再生能力并使其得到發展, 就能做到永續利用。山野菜是一類資源植物, 開發的同時應做好保護工作, 尤其是對分布范圍窄, 數量少且又珍貴的種類更應如此。安徽山野菜資源的保護主要是2 個方面, 一是保護種群數量, 二是保護其生態環境。
3.3 在山區建立山野菜原料基地國內外食品工業發展表明, 規模化的原料基地是食品工業發展的后勁和基礎, 建立原料基地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加工生產對山野菜資源的需要, 而且可使部分食用價值高, 但再生能力弱、資源相對不足的優質山野菜得到馴化而避免資源滅絕的厄運,同時可做好新品種的選育、培育等工作。建立原料生產基地還可避免盲目、無計劃開采現象。
3.4 改進技術, 拓展山野菜深加工領域山野菜具有分散性、季節性、區域性和不耐貯運等特點, 所以采后必須及時加工, 在山野菜的精深加工上作文章, 更新設備、改進工藝、加強管理, 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不但要有干制、鹽漬、罐制品, 還要有野菜汁、晶粉、發酵食品、保健食品和速凍食品等; 不但要開發野菜的食用價值, 還要開發野菜的營養價值、醫藥價值, 充分實現山野菜的綜合利用。
3.5 綜合開發, 提高山野菜資源的利用率山野菜的開發中應樹立綜合開發、物盡其用的指導思想, 避免浪費。首先,積極探索野生菜資源的主體開發, 自然界中植物很少單獨存在, 多數是群落組合存在于各地, 一種植物常常伴隨著其他植物資源, 因而在開發時, 要考慮相關的可食野生菜資源的開發。其次, 要考慮綜合利用, 比如果實、根、莖、葉、花的利用, 可從中提取食用色素、香精、香料、果膠、淀粉、甜味劑等特殊營養成分及植物源防腐劑, 從而提高野生菜資源的利用率。
山野菜產業是一項集植物學、生態學、生理學、栽培學、食品加工學、營養學和經營管理學于一體的綜合學科, 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和發展優勢, 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山野菜具有較高的商品特性, 具有無公害、純天然的特點, 具有與普通蔬菜不同的獨特風味, 可豐富蔬菜品種的多樣化, 符合人們對蔬菜的時尚消費。同時它還富含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 許多山野菜是傳統藥典上明確記載的中草藥,具有食療功能。安徽省山區縣在開發山野菜上有資源優勢,山區山地面積廣, 經濟幼林地多, 山野菜再生能力強, 繁殖栽培容易等優點, 開發山野菜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明顯。充分利用山區資源優勢, 做大做強山野菜產業, 首先要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其次要依靠科技進步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優勢, 采用技術依托; 第3 是開發和保護并重,注重產品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總之, 合理利用山野菜資源,可使山區農民盡快脫貧致富, 具有廣闊的商業開發前景, 同時也將成為安徽山區農業經濟一個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