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需加強正面引導
5月29日,在四川成都召開的全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發展與應用交流會上,多位行業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就如何促進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健康發展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討。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其發展前景也很廣闊,要實現行業健康發展,需要加強正面引導,從產品登記上嚴格把關,規范管理,并且對農戶加強培訓,指導他們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近年來,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斷闖入公眾視野,因為一些膨大劑、增甜劑等超標使用的現象,讓許多人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產生了偏見。導致這一尷尬的原因,除了部分外行媒體的過度炒作之外,行業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查顯才在會上表示,由于種種原因,植物生長調節劑產業在技術創新、市場規范、科學應用、政策支持、監督管理和宣傳報道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這就需要行業共同努力,引導這個產業科學健康發展,進一步發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賈春虹指出,目前農戶在使用調節劑的過程中存在多種問題,比如不注意時期、劑量濃度不合適、混用不合理等,部分農戶甚至以調節劑代替肥料,導致養分不足、植株早衰,影響了產量與品質,甚至產生殘留。
一些廠家對技術要求不嚴,也導致了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良莠不齊。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昌緒說,“不少廠家隨意添加成分,對農戶的技術指導也不到位,部分調節劑一般一季作物按照規定時間只需噴一次,但一些廠家為了推廣產品,告訴農戶要像葉面肥一樣三五天打一次,造成產品濫用乃至殘留。”
此外,目前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還面臨品種老化的問題。中國農業大學農學系副教授譚偉明指出,銷量靠前的35個登記品種均為上世紀90年代前所研發,占調節劑產品總數65%,而且仿制產品多,自主創制品種少。“目前存在的企業研發相對薄弱,知識產權保護差,仿冒代價太低等問題,都制約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發展。”
事實上,植物生長調節劑如果能正確使用,其優點和安全性是非常突出的,發展前景也值得期待。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葉紀明介紹說,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四大優點,一是應用面廣,大部分作物都在使用;二是在應用量少、用量準確的情況下,增產增收、改善品質的作用明顯;三是針對性很強;四是在農藥中最好的產品,毒性都屬于低毒微毒。基于這樣的優點,推廣和應用的前景很廣。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生測室主任張文君也表示,植物生長調節劑98%都是低毒或微毒,其最大的優點是安全性強。他介紹說,截至今年5月,在農業部登記的463個植物生長調節劑制劑產品中,環境友好劑型(包括水劑、可溶性粉劑、可濕性粉劑)占2/3,低毒或微毒制劑產品更是占98%,與殺蟲劑、除草劑等其他農藥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毒性要小得多。
據了解,植物生長調節劑占全球農藥銷售額的5%左右,而我國僅為2%左右,現在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顏昌緒表示,中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剛剛開始,未來的前景還將更大。早在20年前,業內專家就把植物生長調節劑列為未來農業五大技術之一,為了引領行業發展,目前國光公司有一支70多人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研發團隊,每年400多人長期在田間地頭為農民做技術服務。
不少與會廠家表示,要解決行業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必須規范管理,從產品登記上嚴格把關,并且對農戶加強培訓,指導他們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而隨著社會公眾和管理部門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愈發關注和重視,也將促進和引導產業的科學健康發展。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8030.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