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農藥反倒讓菜農自己心里沒了譜
“這塊地的菜是自己家留吃的,那片大菜園是專門到城里賣的。”當前,正是露地菜陸續上市的時候,但記者在農村采訪時發現,不少菜農都有自留的菜地,專門供給自家人吃。這是怎么回事?
21日早上,海城市經濟開發區小王村的農民楊素華早早起來,給自家菜園子里的菜澆水。楊素華說,一直以來,農民都是自己種菜自己吃,有自留地是一種習慣。“農村人本來收入就低,不能像城里人那樣花錢買菜吃,必須得有個菜園子自給自足。5月后,家里的各種青菜就陸續下來,挑好的給自己吃,剩下的就喂雞鴨鵝。”
采訪時,不少農民表示有自留地除了生活習慣,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擔心。近日,菜農張英每天都拿著自家產的菜到早市去賣,可張英還是在自家的大菜園里留了一塊地,專門給自己家人吃。張英說,自留地的蔬菜不打任何藥,也不施化肥,所以長出來品相一般,有的時候還生點蟲子。“雖然這樣的菜賣相不如其它地塊的菜好,但這樣的菜,自己吃著能更放心些。”
當今,食品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毒芹菜、毒生姜、毒韭菜……各種問題頻頻被曝光。這些“毒”當真是菜農們下的么?難道他們連自己親手種出來的菜都不相信,還是真的擔心農藥殘留?就此,記者采訪了相關的農業專業人士。
“農民的擔心是有緣由的!”農業專家唐先生表示,因為現在農藥市場比較混亂,各種名頭、各種功能的農藥更是五花八門。菜農們種菜、賣菜就是為了賺錢,但市場上認菜的品相,沒蟲子長得壯的品相好,才好賣。為了利益,菜農只要聽說哪種農藥能讓蔬果產量高,長得漂亮,就會使用。濫用農藥反倒讓菜農自己心里沒了譜,對自己的菜產生了懷疑。
農業專家表示,過去的農藥品種少,只有“六六粉”、“敵敵畏”等幾個品種,而隨著科學的發展,這些高殘留的農藥已成為禁用農藥,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低殘留、低污染的生態藥劑。“其實,農民們只要使用的是正規廠家生產的農藥,按照規定操作使用,問題不大。”經常下鄉進行科技普及的專家戴先生說,他接觸的農民們中,很多人對化肥農藥的認識還很膚淺,一些農民使用農藥和化肥沒有什么標準。事實上,農藥殘留問題更暴露出農民對使用農藥過量的提心。
專家建議,各級政府應該在農業科研和農業科普方面加大投入,讓更多的農業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有針對性地使用農藥,帶動并鼓勵農民以生物手段消滅農作物病蟲害。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出臺嚴格的農藥化肥使用標準,要求生產廠家在化肥或者農藥的外包裝上予以明示,提醒農民科學謹慎地使用。
為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我市今年在79個鄉鎮成立了農產品質量監管站,目的就是從源頭上抓好農產品質量的安全。隨著監管網絡的全覆蓋,隨著農產品可追溯系統的逐漸完善,鞍山產農產品質量安全也將得到更大的保障。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8642.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