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射陽縣的棉花生產自開始以來,營養缽播種奪得了一播全苗,苗床期溫高光足加之管理到位,出葉速度快、棉苗素質好,且通過狠抓移栽質量,栽后成活率高、緩苗期較短,棉花生產取得良好的開端。但由于受較長時間的干旱影響,棉苗活棵后株高和葉片日增量略低,生育進程較慢,目前全縣苗情接近常年水平。6月20-21日,縣作栽站組織全縣各鎮農林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棉花苗情進行了考察。平均密度每畝1566株,比2011、2010、2009年分別減少51、42、47株;株高28.2厘米,與2011年相近,比2010年高4.3厘米,比2009年矮3.6厘米;葉片8.7張,與2011年相近,比2010、2009年分別多1張、少1.8張;果枝1.8臺,與2011年相近,比2010年多0.86臺,比2009少1.1臺。考察結果表明:苗情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略好于2010年、差于2009年同期。
針對目前的苗情狀況,縣作栽站的專家認為,如果不及時因苗、因天、因田搶抓管理,部分棉田就難以搭好豐產架子、實現大面積平衡增產。為此,提出了近階段全縣棉田管理的指導意見:
一是清墑防漬害。棉花是耐旱怕澇漬作物,目前旱情有所緩解,梅雨季節又將到來,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防災抗災思想。堅持做到無墑挖一條,有墑挖半鍬,達到墑通溝、溝通河,努力增強棉田自身排澇降漬的能力,確保雨過田干,以有效避防和減輕澇漬對棉花生長的影響。
二是用藥防蟲害。當前夏熟作物已出茬,棉田盲椿象、紅蜘蛛等害蟲將會加重對棉花的危害。因此,各地要認真按照縣植保部門的防治意見,一旦達到防治標準,立即開展防治。
三是補肥促平衡。目前全縣苗情普遍生長發育緩慢,且不平衡性較大。對三類苗和基肥不足的棉田,還沒有施用苗肥的要突擊補施,一般畝用20斤左右尿素。可結合葉面噴施生長促進劑等方法,迅速補充苗期營養,滿足苗期生長發育養分需求,促進棉苗迅速轉化搭架,促進大面積平衡生長。
四是輕調保穩長。全縣今年棉花大面積雖然發得較慢、生育進程較?,但部分棉田極易在水、肥、溫三碰頭以后造成水發苗。因此必須在6月下旬普遍輕用第一遍化調,堅持主動化調,以調為主,促調結合原則,每畝用量掌握在0.5克純品“縮節胺”或“雙百金”30毫升左右兌水進行噴施,對于長勢較好的一、二類苗要適當加大用量,通過科學化調,以調節棉花生長發育,塑造理想株型,減輕脫落,促進穩長。
五是及早整公枝。對于密度偏低的田塊,需留部分公枝以增加群體總量,但按照塑造高光效、高產群體結構以及提高群體質量的要求,公枝不能留得過多,根據不同的密度一般可留1-2臺。對于達到目標產量密度的田塊,要全部整除。在時間上要立足于早,防止養分被無謂地消耗掉,減少蕾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