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日糧,合理飼喂
仔豬哺乳期的飼料應是適口性強、體積小、營養成份、易于仔豬消化吸收的濃縮料,且具有松脆、香甜的良好特性,為此要做到:(1)日糧組成過渡,斷乳2—3周后逐漸過渡到斷乳料,可在15 d后.每日加入10%斷乳料,直到完全用斷乳仔豬料飼喂,因為斷乳料的蛋白水平(特別易消化蛋白質)和消化能.低于哺乳豬料;(2)斷奶后仔豬飼喂次數不減少,特別剛斷乳1周內每日要夜間給食,確保每頭仔豬都能吃到飼料, 同時注意限量給料,以防采食過多,引起消化不良。2~3周后逐漸減少采食次數,直到正常飼喂;(3)斷乳豬料中適當增加些有機酸、抗生素.以幫助消化, 防止拉稀現象發生;(4)及時補水。水對仔豬非常重要,水頭設置要洼仔豬容易找到,并及時飲水。
重視豬圈小環境
斷奶仔豬,無論是在母豬舍過渡,還是轉入保育舍,圈舍小環境直接影響仔豬育成率和生長速度。必須做好以下幾點工作:(1)保持適當溫度度,斷乳仔豬30~60日齡,20~22℃為宜,可以由高到低,每10d降低l℃ ,尤其是冬天要防止賊風或人為造成圈舍溫度過低。濕度為65%一5% ,過于潮濕,會引起豬發生多種疾病,甚至造成死亡;(2)精心調教,仔豬轉入保育豬舍,調教工作非常重要,固定的采食、排泄、睡覺習慣足保持豬圈小環境清潔的基礎.因此,轉欄1周內要反復調教。建立仔豬條件反射習慣. 經常觀察仔豬活動,采食情況、糞便狀況,及時打掃。確保圈舍空氣清新,環境整潔;(3)積極預防和治療,保育仔豬要及時做好預防、驅蟲工作,如發現有病豬要隔離治療,有拉稀現象。要查找原因,普遍預防或更換飼料,切忌個體影響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