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家年初便將早稻最低收購價標準大幅提高,且早稻種植成本同比增加,使得農戶對于早秈稻收購價格的期望較高。若今年早秈稻收購價格過低,甚至可能出現農戶持糧待沽的局面。總體來看,市場各方預計新季早秈稻開秤價格均較高。
東北優質稻米價格小幅上漲
上周(6月25日~29日),國內產銷區粳稻米市場價格均較穩定,局部地區小幅變化。其中黑龍江虎林地區出米率64%~66%、水分含量15.5%~17.5%的圓粒稻谷收購價格為2790~2800元/噸,出米率70%、水分含量14.4%以內的圓粒稻谷收購價為2840元/噸左右,粳米出廠價為4000元/噸左右;綏化地區優質長粒稻谷收購價為3100~3120元/噸,上漲40~60元/噸。江蘇南京地區普通稻谷收購價為2830元/噸左右,大米出廠價為3960元/噸左右;安徽蕪湖地區粳稻收購價格為2800元/噸左右,粳米出廠價為3980~4240元/噸,均與前一周持平。北京市場東北米批發均價為4620元/噸左右,基本企穩;杭州地區安徽產標一晚粳米批發價為4100元/噸,比前一周略漲20元/噸。
目前,東北地區稻米市場購銷冷清。稻谷市場:農戶手中稻谷銷售基本結束,大多糧食收購主體也已停止收購活動,僅少部分加工企業堅持采購稻谷。當前稻谷糧源主要來自省市級儲備和部分糧食購銷企業的競拍銷售。再加上近期大米銷售不暢,為降低經營風險,少數加工企業由加工稻谷轉向銷售稻谷,這也使得市場上圓粒稻谷供應有所回升,銷售面臨較大壓力。但優質稻谷由于數量有限,其價格上漲幅度也較為明顯。大米市場:由于生產原料不足和大米市場銷售不佳,多數加工企業處于停產或檢修狀態,個別企業因生產成本提高,大米出廠價格小幅上漲,長粒大米價格漲幅也相對較大。
今年新早稻收購價預計高開
目前,江西、湖南等早秈稻主產區已進入稻谷關鍵生長階段。受陰雨天氣影響,大部分產區早秈稻收獲時間將推遲3~5天,預計7月中旬產區將迎來早秈稻收獲和上市高峰。由于成本增加、庫存減少以及農民惜售,預計新季早秈稻收購價格將高開。
首先,早稻種植成本增加。江西省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春耕期間,化肥價格同比上漲9%,其中復合肥、尿素、氯化鉀同比分別上漲10.8%、11.7%和3.2%;早雜稻種價格上漲3.5%,常規稻種下降4%;農藥同比上漲4.5%;農用柴油同比上漲8%;地膜同比下降0.8%。
其次,庫存數量減少。監測顯示,今年南方產區補庫數量將較上年減少,但當前早秈稻陳糧庫存消化較快,很多糧庫需要在新稻上市后大量采購補充庫存。早秈稻主銷區浙江、廣西、廣東、福建、上海等省區市也存在較強的補庫需求。
第三,農戶對于早秈稻的價格期望較高。由于國家年初便將早稻最低收購價標準大幅提高,且早稻種植成本同比增加,使得農戶對于早秈稻收購價格的期望較高。若今年早秈稻收購價格過低,甚至可能出現農戶持糧待沽的局面。
總體來看,市場各方預計新季早秈稻開秤價格均較高。監測顯示,江西、湖南市場人士普遍預期新季早秈稻收購價格為1.25~1.32元/斤,不僅高于1.20元/斤的國家最低收購價,也高于去年1.18~1.28元/斤的市場收購價。
粳秈稻米市場價差略有放大
上周(6月25日~29日),國內粳秈稻米價差保持穩定。粳秈稻谷方面,截至6月28日,黑龍江建三江地區粳稻收購價格為2860元/噸,湖南長沙地區晚秈稻收購價為2740元/噸,兩地價差為120元/噸,比前一周略漲。
上月同期兩地價差為80元/噸,去年同期兩地價差為200元/噸。粳秈米方面,截至6月28日,黑龍江建三江地區粳米出廠價為4040元/噸,湖南長沙地區晚秈米出廠價為3920元/噸,兩地價差為120元/噸,比前一周略增20元/噸,上月同期兩地價差為20元/噸,去年同期兩地價差為240元/噸。
目前,東北地區稻谷市場供應相對偏緊,市場價格略微上浮。而大米市場雖處于淡季,但由于產區加工企業降低了開工率,使得大米的市場供應數量也相應減少,東北部分地區大米價格小幅上揚。與此同時,南方秈稻米市場價格相對穩定,這使得粳秈稻米價差比前一周略微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