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國畜牧機械發展的現狀和總體趨勢
2.1 我國草業畜牧機械的發展現狀
畜牧機械工業在農機工業中是起步較晚、發展 較慢的行業,但牧草收獲機械是我國生產及使用最 早的畜牧機械之一。我國從20 世紀60 年代初開始 生產牧草收獲機械,到80 年代,已形成一定生產規 模。通過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填補了 一些國內產品的空白,產品品種顯著增加。但是, 我國的牧草收獲機械化總體水平還相當低,我國的 草原面積與美國大體相同,但牧草機械保有量卻少 得可憐。20 世紀70 年代中期,美國圓草捆機保有 量為10 萬臺, 而我國目前的保有量僅為美國的 0.1%;80 年代,日本方草捆機的保有量為2.3 萬臺, 而我國90 年代初的保有量僅為美國的0.07%,日本 的0.2%;割、摟草機的保有量僅為美國的1%。
2.2 我國畜牧機械發展的總體趨勢
(1) 由生產單一機械發展到生產多品種、多系列 以及不同生產環節的生產設備和成套化設備。
(2)機械制造質量將進一步提高,設備性能基本 穩定,并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裝備,來提高產品性能, 縮小與國際先進畜牧機械的差距。
(3)產品結構以中小型為主,適合于現階段個體 散養和中小規模飼養需要,大型、集約化和規模化 飼養成套設備經過引進和城郊試用,正在得到完善。
(4) 與動物生命科學相融合的新型機械開始起 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結合現代化電子、液壓、 氣動及自動控制技術在提高畜牧機械的綜合應用中 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 。
(5)畜牧機械與動物生產過程中的防疫、施藥、 微量元素添加、品種改良適應性等方面將結合得更 為緊密。
(6)畜牧機械的各項政策、法規與標準需要逐步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