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Page]
2 我國新型種業市場體系的發展趨勢
2.1 上游生產企業發展趨勢:逐漸形成幾大生產企業主導的種業格局 我國種業“洗牌”在即。我國新型種業市場體系內的競爭結果只能是大變革、大聯合、大兼并、大重組的結局;3~5年內甚至更短時間內必將形成幾大公司為主導的種業格局,那些有研發實力、營銷思路先進的育、繁、推一體化的企業將生存下來。 根據國外發達國家種業及其他行業發展的趨勢、經驗及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發展的規律,未來3~5年,甚至2~3年肯定走向大聯合、大兼并、大重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個研究結果發現:處于完全競爭市場的任何一個行業前4名的企業產值(市場占有率)之和占行業總產值(市場)的75%以上;在發達國家甚至超過75%;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在市場上的表現。如可樂行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非常可樂幾乎完全統治;冰箱行業的容聲(科龍)、海爾、美的、新飛;美國玉米種業的先鋒、迪卡。前段時間有關人士曾講國家將要扶持十大種子公司以形成產業的聚集格局;這十大種子公司將分別專注于玉米、水稻、棉花或小麥品種。哪些種子企業能夠在這種兼并、重組的格局中生存下來?就是那些有研發實力、營銷思路先進的育、繁、推一體化的企業。新型種業市場體系下,傳統種子企業的“坐商”已無法生存。“走出去”宣傳、推廣、廣告、促銷、網絡、終端、服務,已成市場競爭的必需。新型種業市場體系的建立宣告種子生產企業“行商時代”的來臨。 2.2 品種發展趨勢“專有品種”逐漸擠占“大路品種” 所謂“專有品種”即這個品種是某個生產企業通過自己研發或賣斷經營權的形式擁有其自主知識產權或獨占經營權。所謂“大路品種”即這個品種是幾個或所有經營資格的企業都能擁有經營權。 眾所周知,我國人均可耕土地面積有限,提高單產與質量已經成為品種研發的重中之重;所以優秀新品種的研發既是市場之需,也是國家積極倡導與扶持:的對象;而擁有這些獨家品種經營權的企業出于自己企業本身發展及利益的考慮,在推廣時也會從品種文化、市場宣傳、產品質量、銷售通道、利潤分配及銷售服務上下很大功夫,從而為這些品種提供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而經營“大路品種”的企業及經銷商由于多家都有此品種,殘酷的市場價格競爭致使銷售時微利甚至無利,以至于以“大路品種” 為銷售重點的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日子難過;所以這此品種缺乏生命力與市場競爭力。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終究導致表現不佳或平平的“大路品種”所占的市場份額必將越來越多地被“專有品種”擠占。 2.3 中下游經銷商發展趨勢:市場型、服務型經銷商逐漸取代關系型、經驗型、臉面型經銷商 市場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利益成為維系銷售通道各個環節中彼此關系的紐帶,新型種業市場體系也不例外。種子生產企業的競爭,使農戶面對越來越多的選擇,必將日益清醒、懂行,產品質量(品種表現)、品牌、服務已經成為選種依據。如2000年豐樂種業調查:影響農民購種因素中價格>品種>質量>品牌;隨著種業市場的成熟發展,影響農民購種因素將轉向品牌>品種>質量>價格。農戶在終端的理性表現必然“回傳”至營銷渠道的上游,靠關系、臉面維持的渠道必然步入“死胡同”;而市場型、服務型經銷商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以前那些靠精耕細作市場,妄想“區域稱王”,在自己的轄區內打造自己分銷商品牌(可信度與服務等)的“跑馬占荒”的“圈地運動” 已接進尾聲。與研發型、營銷型企業結成同盟方可得到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大多數分銷商的認同;“傍大款”,同時經營多家品牌,依靠自己的營銷網絡平衡和化解廠家競爭的經銷商將被淘汰。串貨、亂價行為已經被絕大多數廠家和商家所排斥、制止。種子經銷商要么專攻零售,成為純粹的零售商;要么增開門店,連鎖經營;要么建立自己穩定的科技示范銷售宣傳服務網絡;銷售中專注示范與服務,使示范與服務成為銷售的核心;靠銷售樣板、宣傳、促銷、服務來爭得更多的農民用戶。 2.4 我國新型種業市場體系發展趨勢的特征 一是品種、質量、營銷、品牌、網絡、人才、資本、研發、服務在我國新型種業市場體系的競爭中“一個都不能少”。 二是種子品牌的影響日益突出,不同品牌的品種(哪怕是“大路品種”)價格將不再“同路”。 三是種業市場體系的巨變和“洗牌”,既是對廠家,也是對經銷商。不被淘汰的唯一出路就是:轉變觀念,選好廠家,選好品種,做好科技示范,構建穩定的示范銷售服務宣傳網絡,盡心做好服務,否則將被市場無情淘汰。 3 我國新型種業市場體系內競爭的焦點是產品和網絡的競爭 我國新型種業市場體系內競爭的焦點聚集于產品(品種性能與種子質量)和營銷網絡(銷售渠道)。其中,品種的競爭是核心,網絡的競爭是關鍵。品種是網絡的紐帶,網絡是品種的載體。 3.1 競爭焦點— —產品 產品就是商家提供的對消費者有用的東西或服務。產品是營銷的載體,把商家、經銷商和消費者聯系在一起。種業的產品既包括品種的性能,如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等;又包括種子的外在質量,如種子的純度、凈度、芽率、水分甚至是包裝質量。具體到近階段我國種業市場中的產品就是商家擁有知識產權或經營權生產出來的、質量合格的、供農民種植的種子。市場營銷學告訴我們,各行業的競爭首先要有高質量的好的產品。好的產品來源于誰?好的產品來源于優秀的生產企業。具體到種業市場就是那些擁有強大科研實力、可靠質量保障體系、規范營銷體系的生產企業。網絡的生命力在于優質的產品。好的產品可以撐起一個企業的網絡。如2003年我國絕大多數日用品、化妝品企業已經不能承受各大超市、商場高額的入場費、柜臺費、促銷費時;可口可樂、寶潔確沒有此現象,就是因為它們有優質的產品和強大的品牌,才維持了網絡的生命力。所以說品種是種業網絡的紐帶。 3.2 競爭焦點— — 網絡 網絡即銷售渠道;就是產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中所有的流通環節;是由廣大的經銷商、零售商組成的使產品或服務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的所有流通領域。而種子生產企業的營銷網絡就是由廣大的中間經銷商、終端零售商組成使種子從生產企業流通到農民的所有環節。 市場經濟條件下營銷網絡有四大功能:第一,網絡是品牌的孵化器。第二,網絡是市場的擴張器。第三,網絡是資源的吸收器。第四,網絡是現代各種信息的傳播器。網絡已經成為新產品順利進入市場,為商家爭得經濟利益,使商家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而網絡的生命力不僅僅在于市場競爭力強大的產品,更在于完善的服務。海爾總裁張瑞敏說:買一個2 000元家電的顧客,肯定還想得到2 000元的超值服務。現代市場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了服務的競爭,誰服務的好誰就能擁有市場。IBM公司前總裁巴克·羅杰斯說:IBM出售寧靜的心情和每夜的安眠。有位資深營銷專家曾經講過,網絡的力量是無窮,誰在我國建立營銷網絡或個性化的服務網絡,誰就將成為我國市場的龍頭企業。現在種業銷售、零售不也如此嗎?所以說我國新型種業市場體系中也已進入靠服務制勝的營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