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發展需要合作組織,畜牧業發展實現規模化、產業化更需要合作組織。文章以寧陽縣鄉飲畜牧養殖合作社為例,圍繞合作社的工作和鄉飲鄉畜牧業的發展,全面介紹了合作社的發展經驗、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作一闡述。
1 畜牧養殖合作社基本情況
寧陽縣鄉飲鄉農業人口3.5萬,耕地面積7萬畝,境內豐產林面積4萬畝,豐富的土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農業尤其是畜牧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通過實施林草牧一體化工程,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為了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畜牧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由13個畜牧養殖戶發起,鄉/o/飲鄉獸醫站、天聚鑫元有限公司積極參加,于 2006年4月12日 成立了寧陽縣鄉飲畜牧養殖合作社。合作社共有社員248名,收取股金2.48萬元,于 2006年5月25日 在工商局注冊登記。
合作社成立以來,緊緊圍繞養殖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合作社的職能,一方面和寧陽鑫元草業飼料有限公司合作,發展養鵝業,另一方面鼓勵社員因地制宜、自主發展其它養殖。目前,合作社社員建有各類養殖場136處,全鄉生豬存欄22500頭、大牲畜存欄1200頭、家禽存欄25.1萬只,畜牧業產值穩中有增。
1.1 積極發展養鵝業
自從天聚鑫元草業飼料有限公司建立養鵝示范基地以后,合作社認真搜集相關資料,分析效益風險,總結經驗教訓,最后確定引導社員發展養鵝。合作社通過印發養鵝效益分析資料、舉辦培訓班、實地參觀學習等方式調動社員養鵝的積極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2 逐步擴展養殖類型
根據社員對發展養殖業的要求,鼓勵社員自主選擇養殖類型,合作社在品種選擇、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于指導,社員養殖熱情高漲。由社員戶組建的漢馬村養殖小區存欄蛋雞45000只,保安村豬場存欄生豬4600頭。奶牛飼養實現新的突破,在養殖業發展的同時,飼草、飼料加工和秸稈利用又有新的發展。合作社單位社員鑫元草業公司,充分利用秸桿資源,把糧食作物秸稈加工成飼料,變廢為寶,年加工秸稈飼料1萬t。鑫元草業公司建有“科技示范園區”,飼養肉鵝5000只,示范發展食草節糧禽類。同時,公司每年加工蛋雞、生豬配合料3萬t,養殖蛋雞3000只,與380戶社員簽訂常年購銷合同。社員李加山,通過一臺粉碎機加工玉米秸稈草粉,每天加工2t,收入460元,純收入200元。社員李加新購買了一臺秸稈青貯飼料園捆機組,年加工秸稈70萬kg。
1.3 發揮養殖能手的帶動作用
每一種養殖類型,都有養殖能手。合作社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帶動一方養殖業。例如,金馬村社員沈加國,一直養殖肉雞,收益明顯。在其指導下,有13戶社員養殖肉雞150000只。為了提高養殖效益,更好地發揮示范作用,去年投資120萬元建起了三幢 1000m2 的高標準養殖舍,現已投入使用。
1.4 指導養殖戶成立畜禽養殖合作社
漢馬村民李現武自己多年養殖肉鴨,并帶起了一批養鴨規模戶,為了盡快帶動產業發展,成立了現武畜禽養殖合作社。鄉飲畜牧養殖合作社了解情況后,主動擔負起指導、技術服務等事宜,鼓勵養殖戶大膽辦起養殖合作社,為鄉飲鄉畜牧業發展做出貢獻。
1.5 引進龍頭企業
2008年,合作社引進青島金生畜業有限公司(年出欄生豬5萬頭),2009年又引進了寧陽縣巴福巴福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年出欄生豬2萬頭)和莉源牧場奶牛養殖項目(存欄奶牛2000頭),這些畜牧養殖龍頭企業的建設起點高、標準高,有巨大的帶動作用。合作社依托龍頭企業,采取統一購苗、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帶動450戶社員發展養殖業,有效地解決了政府“統”不了、部門“包”不了、單家獨戶“干”不了的難題,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
2 合作社發展的經驗
2.1 全面推進養殖業產業化經營
一是明確市場、發揮山東畜牧獸醫 2011 年第32 卷66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大小和變化決定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處理好發展和適應的關系。二是依托引進的畜牧業大項目,發揮畜牧養殖合作社的作用,適時擴展規模,提升水平。三是利用金生肉制品加工項目,建設冷凍庫和恒溫庫,通過肉制品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增加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2.2 加強合作社社員的培訓工作
為讓社員掌握實用技術,合作社聘請科研院校、業務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就合作社理論知識、經營管理、養殖技術、動物疫病防治等進行專題培訓。幾年來,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50多期,發放各種技術資料1萬多份,培訓社員5000多人次。通過培訓,提高了社員的養殖技術水平,增強了經營致富能力,提高了社員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水平。
[NextPage]
2.3 堅持民主管理
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全面加強合作社建設,全心全意為社員服務。合作社成立之初,就進行了工商登記。理事長專心于主持合作社各項事務,開展合作交流、業務洽談、項目簽約,落實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決定的重大事項,保證了合作社的正常運轉。幾年來,合作社共召開社員代表大會5次,理事會10次,各類座談會30次,切實做到了管理民主,較好地實現了社員的意愿。2.4 實行科學分配和財務公開 合作社建立了專門賬簿,配備了專職會計,設立了專門的賬號,對合作社票據據實管理。在盈余分配上,實行以下制度:(1)贏利返還為主,股金分紅為輔;(2)合作社要留有積累;(3)盈余按比例分配,即15%公積金,15%公益金,40%按交易返還,30%按股金分紅;(4)具體分配事項每年度由社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5)日常運行中,對經營活動采取“直接經營的直接下賬,間接經營的統計下賬”;(6)對盈利返還采取“能直接返還的直接返還,能優惠讓利的優惠讓利,能即時加價的即時加價”;(7)每次召開社員代表大會,都把財務賬目放在醒目的位置,對社員公開。
3 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鄉飲鄉發展合作組織過程中,也存有很多問題:如組織管理不規范,經營水平低、效益差,財務制度不健全,合作社經濟實力不足,經營手段落后,經營人才不足,社員參與合作意識不強等。主要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
3.1 發揮作用還不夠
合作社沒有自己的種畜禽基地和畜禽產品加工企業,在整個生產環節上太多受制于市場行情而抵御風險就困難。尤其飼養周期很短的肉禽生產,合作社還沒有能力保護社員的基本成本利益。
3.2 社員普遍缺乏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
因為合作社成立的時間不長,能力有限,一些社員期望值過高,對合作社發展缺少信心。許多社員擔好不擔歹,不想承擔一點風險和責任,缺乏合作意識,這要在養殖過程和不斷的培訓學習中逐步提高。
4 合作社發展對策
針對合作社發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鄉飲畜牧養殖合作社探索了一些經驗。一方面積極做好和畜牧業龍頭企業的鏈接,另一方面,決不夸大合作社的作用。
4.1 合作社要做大產業
發展畜牧養殖合作社是加快畜牧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步驟。畜牧養殖合作社決不能光想干小事,更不能不干事。尤其是在畜牧業大項目建設日新月異的今天,畜牧養殖合作社要發展得更好,要目光遠大,立足鄉飲鄉畜牧業發展的全局,高起點地謀劃畜牧業的發展。要面向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范管理,整合資源,合理分配,快速發展。
4.2 合作社要干實事
合作社要干實事,不能做虛功、所做的工作一定要有具體內容,能看得見、摸得著、有效益,讓社員切切實實地認為合作社是真實的,有真實感。合作社決定要干的事,一定要有可行性,付諸實際操作時能行得通。合作社也要提高執行力,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人落實、真能辦成事。
實踐證明:畜牧業發展不但是政府的事,也是大家的事。通過引進畜牧龍頭企業,合作社牽線搭橋,把群眾組織起來去辦這些事,政府搞好服務,許多事情就好辦了。只有發展畜牧養殖合作社,靠合作理念抓工作,才能把原來由政府抓的好多事,找到一個抓手。合作社在經營實踐中,體現出合作原則,在經營實踐中,深化合作的價值觀念。通過發展畜牧養殖合作社,我們感到:畜牧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離不開合作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更需要合作社。合作社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步驟,也必將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畜牧業發展的主力軍。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4884.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