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畜牧業既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因此.加快建設現代畜牧業,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而草業是畜牧業的基礎.沒有草業的發展。畜牧業的發展無從談起。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六盤水市把發展草業及草食型畜牧業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立草為業,以草興牧”,大力種植優質牧草。以綠色飼料替代部分精料.發展“節糧型”畜牧業,走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實現草畜平衡一體化的經濟發展格局,把草業發展作為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來抓
1 六盤水市草業生產現狀
1.1 飼草飼料資源豐富
六盤水市飼草飼料資源較豐富.全市成片天然草地12.00萬hm2,飼草資源豐富,草坡、灌叢和疏林草場寬闊。牧草種類繁多,有廣闊的天然草場。成片草地共1 235片.總面積14.58萬hm2.其中草叢類5.87萬hm2、灌木草叢類6.93萬hm2、疏林草叢類0.99萬hm2、山地草甸類0.79萬hm2。截止2010年底.全市人工草地保留面積1.20萬hm2.農戶年種綠肥4.00萬hm2.零星草地和“四邊”草地共約l0萬hm2.農作物秸稈年產量近100萬t。
1.2 開展優質牧草種植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產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過度地依賴糧食作為飼料已不能滿足畜牧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草食動物的比例日益提高.對青綠飼料及優質牧草的需求量日趨增加。因此.大力推廣優質牧草種植已成為當務之急。全市的人工牧草種植于1982年開始,到目前已推廣種植20多年 引進國內外優良牧草品種,經多年試驗、示范篩選出適宜市內種植的優良牧草品種主要有:豆科的紫花苜蓿、白三葉、紅三葉;禾本科的一年生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鴨茅;菊科的菊苣、串葉松香草、聚合草等,由原來單一的白三葉、多年生黑麥草品種,發展到目前已多達20多個品種、品系,為全市的畜牧業快速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
1.3 探索種植模式
多年來,通過大量的試驗、示范、研究和廣大農民的實踐探索.全市人工種草方面創造了許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主要種植模式有凈作、糧草(間)套作、林(果)下種植等。
1.4 開發利用草山草坡種草。改良天然草地。建設人工草地
利用優良牧草改良天然草地和建設人工草地。將天然草地與人工草地相結合。通過改良草地。使植被得到恢復和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天然草地生產力可提高1-2倍 人工草地生產力可提高4 -6倍。
2 六盤水市草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草地資源銳減
1980年.六盤水市草地資源普查時有各類草地資源26.00萬hm2.但近30年來,一是受退耕還林政策實施的影響.部分草地上已經種上了樹,變成了林地或劃為林地,二是公路的建設,礦山的開采及其他設施的建設占用了部分土地。三是責任地承包人蠶食及大量的墾植種糧。到目前為止,草地資源還不足l0.00萬hm2,減幅超過50%。
2.2 秸稈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六盤水市年產秸稈及各種莖、蔓等近100萬t,是一筆寶貴的飼料資源。但是總利用率不足40% ,科技處理利用則更少,不足15%。麥秸利用率幾乎為零.其資源的浪費極大。草料不足與長草整喂嚴重浪費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大量秸稈得不到有效利用.放在田地里霉變或燃燒.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2.3 草業產業化經營程度較低
由于長期受“重農輕牧”、“重畜輕草”觀念的影響.“種草養畜”尚未引起足夠重視,以糧養畜或僅靠野草養畜的情況相當普遍我市缺少帶動草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無草產業生產基地.草產品開發是空白。牧草惟一的增值方式是轉化為畜產品后實現增值
2.4 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
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農戶對牧草技術培訓認識不足.參加培訓積極性不高。培訓效果不明顯.使草業發展后勁不足
[NextPage]
3 加快六盤水市草業發展的對策
3.1 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加大投入
通過種草養畜禽.促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加速“糧、經、飼”三元結構并存的種植業發展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改良草山草坡,種植人工草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發展草食畜禽提供大量優質青綠飼料.促進畜牧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和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同時.通過種植優質牧草.特別是豆科牧草來改良土壤,增進肥力。改造低產農田.提高糧食和飼草產量.做到“寓糧于草”。因此.各級政府.特別是畜牧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統一認識,加強宣傳,強化領導,加大投入.切實把飼草飼料生產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特別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工作抓實抓好
3.2 依靠科技、提高草業生產水平
飼草飼料短缺和不能有效的利用一直是限制全市草業發展的瓶頸,因此,要搶抓機遇,科學布局,加大科技含量,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牧草種植。一是要加大技術的推廣力度.特別是推廣糧草間(套)作、林草間作、果草套作、種子包衣、除草劑滅荒等技術,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提高種草質量:二是加強草地管理,特別注意苗期管理,及時中耕除草.澆水施肥,適時刈割,并加強病蟲害防治.減少病蟲害的發生;i是強化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種草、科學管理、科學用草的水平,擴大人工種植面積,提高草地經濟效益,實現草業發展的目標。
3.3 加強草原生態治理。科學合理利用草山草坡資源
建立和完善草原保護制度.加強天然草場保護,對退化草地進行封育和改良.提高草地生產能力,推廣多種優良牧草種植.建立防災保畜育草基地和多年生人工草地.積極開展天然草地改良及沙漠化治理工作.使草原保護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治理.局部生態環境有所改善,實行草畜動態平衡.做到增草增畜
3.4 加大青貯技術推廣力度.推廣牧草的加工
采取多種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秸稈青貯、氨化、微貯技術.特別是把推廣青貯種植作為發展飼草飼料業、促進牧業生產的一件大事來抓。推廣牧草加工調制.生產草粉.調制青干草。
3.5 積極開展引草入田工作
充分利用我市兩季不足一季有余的農閑田.改傳統的“糧、經”二元種植結構為“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模式.將牧草作物列為農田種植植物,鼓勵廣大農村養殖戶積極利用農田種草養畜。
3.6 抓典型、做示范,認真做好服務工作
通過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牧草種植工作 落實全體干部和技術人員抓示范點的工作措施.通過抓示范調動廣大干部和群眾種草養畜的積極性。在青貯池、青貯袋、肉牛肉羊飼養、牧草種子包衣、豆科牧草根瘤菌拌種等方面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
3.7 完善草地管理制度
全面落實家庭承包責任制、草原權屬劃定、草原監理工作,充分合理地利用草地資源,將以草定畜、以草促畜、防止草地退化的責任落實到鄉、村、戶.特別是規模養殖場
3.8 抓好項目建設
項目是大力發展畜牧業的載體.快速發展畜牧業需要大項目的帶動,要切實做好涉草項目的實施工作。加大對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的扶持力度.加快龍頭企業建設,切實實施好優質肉牛、肉羊、良種豬推廣、優質家禽基地建設等項目,使基地、小區建設中的種草、青貯等工作同規劃同實施。促進全市草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4893.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