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是利用生物資源開發的農藥,按其來源可分為植物源農藥、微生物農藥、抗生素和生物化學農藥。我國每年需使用化學農藥約25萬噸(以有效成分計),過度使用化學農藥導致環境污染、農作物及制成品農藥殘留、作物病蟲害抗性等諸多問題。而生物農藥因其具有毒性低、選擇性強、高效低殘留、不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等特點,起到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作用,被稱之為綠色農藥、生態農藥。
1類型及應用情況
植物中的生物堿、糖苷、各種酚類、香豆精索、特種蛋白質具有殺菌或抗菌活性。我國已經取得登記的植物源殺菌劑還有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兒茶素、混合脂肪酸、小檗堿、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幾丁聚糖、葡聚烯糖超敏蛋白、苦參堿等。植物源農藥在調節植物生長方面也得到應用,如氨基寡糖素加工為水劑或可濕性粉劑用于調節番茄生長和增收,超敏蛋白微粒劑用于煙草、番茄、辣椒等作物調節生長和增加產量。
微生物農藥指自然界存在的用于防治病、蟲、草、鼠害的真菌、細菌、病毒和原生動物或被遺傳修飾的微生物制劑。
在防治作物病害方面也得到應用,利用枯草芽孢桿菌制成的可濕性粉劑、母藥、水劑在生產中用于防治棉花黃萎病、黃瓜白粉病和番茄青枯病等。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因子,尤其在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病害中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主要用于植物病害紋枯病、灰霉病的防治和改善作物生長。
農用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發酵產生、具有農藥功能、用于農業上防治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的次生代謝產物。一般由其代謝產物中分離得到,有的也可人工合成,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而不污染環境,其對人畜安全,選擇性高,發展前景看好。具有殺蟲性能的農用抗生素以阿維菌素及其衍生產品甲氨基阿維菌苯甲酸鹽、伊維菌素等為代表,能廣泛使應用到蔬菜、果樹、小麥、棉花等作物蟲害的防治,并能與大多數殺蟲劑混配使用擴大殺蟲譜并提高防治效果和殺蟲速度,成為高毒農藥的主要替代產品。殺菌劑方面,最早的農用抗生素為鏈霉素,主要用于防治柑橘潰瘍病、黃瓜角斑病等。20世紀70年代研發的井岡霉素至今仍大量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此外,春雷霉素、寧南霉素、四霉素、長川霉素等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
生物化學農藥是由天然產物提取的物質,是動植物體內所具有的或合成的物質。此類農藥主要以昆蟲生長調節劑為主,通過抑制昆蟲生理發育導致害蟲死亡的藥劑,具有毒性低、污染少、對天敵和有益生物影響小的優點。我國最早開發的品種為滅幼脲和除蟲脲,防治對象主要為甜菜夜蛾、潛葉蛾、小菜蛾、紅蜘蛛等。目前已經商品化并取得農藥登記的還有氟蟲脲、氟啶脲、抑食肼、殺鈴脲等。
植物源生長調節劑是重要的生物化學農藥,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活性的微量有機物質,由模擬激素的分子結構合成或合成后經活性篩選得到。我國于2O世紀30年代開始應用研究,現在商品化成功的主要有萘乙酸、乙烯利、赤霉素、矮壯素等,在調節作物生產和增產增收方面應用廣泛。
2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大部分不具備保護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農民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使用化學農藥,對生物農藥還不夠了解,要推廣生物農藥必須要先提高農民的科學意識和環保意識。
生物農藥開發、生產成本較高,與化學農藥相比,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生物農藥不具備化學農藥用量少、見效快的特點,使用后多數要3-4天才能看到效果。同時,使用生物農藥增加了種植成本,而產出的農產品在市場上并沒有體現出價格優勢,也是種植戶不愿意使用生物農藥的主要原因。
操作技術性強、宣傳力度不夠是生物農藥市場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生物農藥的藥理效能與化學農藥差異較大,使用技術要求比較嚴格,一些生物農藥對施用條件要求較高,如溫度、環境濕度、光照等都能影響使用效果,農民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得到相應的技術指導。
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缺乏市場監管手段。一些生物農藥生產廠家沒有嚴格把好質量關,使得質量低劣的產品流入市場,更有不法分子故意制造假冒偽劣產品,種植戶一旦上當后不愿意再使用,導致生物農藥的聲譽受到影響。我國目前對生物農藥的質量檢測手段還很落后,大部分農藥質量檢測機構沒有開展對生物農藥的質量檢測,更沒有形成全國聯動的質量檢測網絡。監管手段的缺失,大大影響了生物農藥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3 建議
國家應繼續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大力宣傳和發展綠色食品。在有條件的地方廣泛建立綠色無公害生產基地,加大對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監管,實現無公害農產品的優質優價,充分發揮市場價格的杠桿作用,調動農民使用生物農藥的積極性。
應加強對生物農藥的宣傳,提高農民對生物農藥的認識,發揮種植大戶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在有條件的地方對基層農技人員及農藥經銷商開展生物農藥使用知識培訓或者舉辦農民學校宣傳生物農藥的正確施用方法,引導農民正確使用生物農藥。
有關部門應大力整頓農藥市場,使假冒偽劣產品失去生存空間,維護生物農藥的聲譽。農藥質量檢測部門應完善對生物農藥的質量檢驗手段,和管理,促進生物農藥行撿項目,加強對產品質量監督序地發展。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5003.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