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產業作為我國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當今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據世界經濟家預測,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10大行業中,花卉產業被列為第 2 位。近年來,我國花卉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與世界各國花卉發展相比,我國的花卉業還缺乏競爭力,所以應在充分利用我國豐富花卉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展開廣泛育種途徑,深入開展花卉育種工作,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名、優、新品種,以實現品種國產化。
1 我國花卉育種現狀我國現有的經濟水平不允許我們像發達國家那樣投入大量資金,發展花卉種植業。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花卉業極為重視,積極學習國外經驗,引進外資,進口花卉種苗、設施,把花卉列入重大科技項目,投入資金,扶持花卉經濟,故我國的育種工作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
1.1 傳統育種 傳統育種包括引種、選種、有性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等常規手段。引種是直接豐富品種和育種原始材料的捷徑,可在短期內迅速經濟地豐富花卉種類。目前,國內已有許多科研單位和公司加強了國內特色花卉(花卉人才)種類的育種工作,并建立了自己的種苗繁殖基地。如山東省青州市桂花已經選育出很多優良的品種,目前山東青州科研院所也從事花卉育種科研,在傳統名花的商品化生產技術研究推廣,已經建立了黃樓花卉片區、中心城區花卉種植區等種植格局,花卉種植面積達到 1.04 萬hm2種植規模。雜交育種是創造新品種、新類型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誘變育種已廣泛運用。現階段花卉育種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育種工作分散、花卉育種投入不足,缺乏繁育優良品種的能力,所選育出的品種質量差、成本高、觀賞性不強,市場競爭能力差。
1.2 現代生物技術育種 生物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門學科領域,基因工程技術為改良花卉品種、創新種質提供了快捷途徑,特別是以組織培養為基礎的原生質體融合、體細胞雜交、目的基因導入、離體胚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