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Juglans regia 又名胡桃,為胡桃科胡桃屬落葉喬木。因其種仁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和用途多樣,成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核桃原產我國,在我國分布很廣,現有350 多個品種,南北均有栽培,以黃河中下游地區分布最多。甘肅栽培歷史悠久,已有2 000多年栽培歷史,主產隴南市、天水市,其次為平涼市、慶陽市,此外,蘭州、武威、定西、臨夏、甘南等市(州)均有栽培。
1 甘肅省核桃生產發展現狀
近年來,由于退耕還林的開展,甘肅省經濟林栽培生產出現了較好的發展勢頭,核桃在甘肅省的各地區均有栽植,由于其經濟價值高,已經成為幾個適宜種植區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脫貧致富的首選經濟林樹種之一。
1.1 產地區劃及品種分布
核桃是喜溫喜光的溫帶樹種,其適生的基本氣候條件是: 年均溫7.9~12 ℃,1 月份平均溫度-6~-0.5 ℃,7 月份平均溫度20~24 ℃,年降水量500~800 mm,年日照時數1 600~2 500 h,≥10 ℃積溫2 600~3 900 ℃。在甘肅省的具體分布見圖1(小于133 hm2 種植區未標注)。根據甘肅省核桃氣候適宜性分區和生產現狀,可將甘肅省核桃種植區劃分為氣候適宜區和氣候次適宜區2 大類共7 個種植區。
1.1.1 核桃氣候適宜區隴東南部黃土高原丘陵種植區和隴南天水北秦嶺山地種植區,這2 個種植區是甘肅省核桃栽培的理想區域,也是甘肅省熱量條件和水分條件配合得最好的地區。主栽引進品種有新疆薄殼香、日本香玲、日本清香、美國強特勒、山東魯光、遼核1 號、遼核2 號、遼核3 號、中林1 號、中林2 號、中林4 號、晉龍1 號、晉龍2 號、晉龍4 號、扎343 等。甘肅省內品種主要有:慶陽綿、薄皮核桃、隴南15 號、隴南755 號、清水薄皮核桃、清水綿核桃等,農家品種有扶風隔年核桃、早實薄殼等。
1.1.2 核桃氣候次適宜區
隴東北部黃土高原丘陵種植區、隴南南秦嶺山地種植區、平涼天水黃土高原丘陵種植區、隴中黃土高原丘陵種植區、河西走廊綠洲種植區,在這5 個種植區范圍內盡管每個種植區的限制性因子都不同,但是都有適合該區域氣候條件的地方品種,因此,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種植適生品種。主栽引進品種有新疆薄殼香、晉龍1 號、晉龍2號、西扶3 號、中林2 號、扎343 等。甘肅省內品種有慶陽綿、薄皮核桃、隔年核桃、文縣烏仁、康縣烏米子、清水薄殼、臨夏雞蛋皮、臨夏綿等。
1.2 栽植現狀及產值對比
根據2009 年對全省的經濟林調查結果,甘肅省核桃種植面積共有29.37 萬hm2,其中掛果面積11.28 萬hm2,幼樹面積18.09 萬hm2。從經濟林產值上來看,核桃在經濟林中排名第3,產值為5.20 億元,發展潛力巨大。
1.3 核桃干果生產銷售情況
甘肅省內核桃干果主要供應國內市場銷售,其在本省市場上優勢明顯,主要原因是價格較低,品質較高。早期由于核桃樹分歸各戶所有,形成了分散的經營形式,社會化服務工作跟不上,整體管理水平很低,對核桃生產的影響很大。近年來,為適應市場需求,部分核桃產區已基本形成了“專業市場+ 農戶”型生產模式,即以專業市場為紐帶,聯結廣大農戶、專業戶、商戶,實施產銷一條龍經營,帶動當地主導產業或特色產業發展。例如成縣核桃交易市場每年收獲季節的交易總量占隴南核桃產量的70%以上;天水市清水縣青皮核桃銷售占據蘭州市85%以上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