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關于轉基因安全性的研究

經合組織(OECD)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最近聯合發布的《2013-2021年農業展望》報告中指出,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農業生產產能需要在未來40年增長60%。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對土地、水資源和能源的需求和壓力也日益增加,進而導致食品安全風險。為了應對挑戰,必須采用新的技術,而轉基因正是其中之一。
人類使用遺傳學方法進行植物育種已有幾個世紀之久。最新的進展是英國科學家完成了小麥基因組測序工作,劍橋大學全國農業植物學會研發了“超級稻”,展示了傳統雜交育種的進步。對先進的轉基因植物育種技術的正確運用,是保證或提高作物產量的有效途徑。轉基因技術還可以用來抵御未知氣候和疾病對作物的破壞性影響、減少化肥的使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并減少采后損失。
部分人認為轉基因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威脅。事實上轉基因產品要在嚴格控制條件下進行大量的測試和研發:從實驗室到溫室,再到田間試驗,每一個步驟都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的。在完成所有的試驗之后,轉基因產品上市之前還需要逐一進行安全風險的科學評估。這個評估由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獨立科學家來進行。在英國,也接受來自世界上先進的科學專家委員會的獨立意見。
過去的25年,歐盟耗資2.6億英鎊,支持了400多個獨立研究小組對超過50個轉基因安全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并在2000年和2010年的歐盟委員會報告中得出兩個有力的結論:
第一,沒有科學證據表明轉基因作物會對環境和食品及飼料安全造成比傳統作物更高的風險;
第二,由于采用了更精確的技術和受到更嚴格的監管,轉基因作物甚至可能比傳統作物和食品更加安全。
歐盟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安妮·格洛弗(Anne Glover)表示,“沒有確鑿證據顯示轉基因作物危害人類和動物的健康,或者危害環境。”
過不了多久,世界人口就會從70億增長到90億。到那時,我們將擁有更少的資源去養活他們,因此必須開始不斷探索諸如轉基因這樣的新技術,唯有這些新技術才有可能解決嚴峻的糧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