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營養水平對鵝生產性能的影響
2013-9-23 畜牧人才網

當前,鵝肉已作為高端的、安全的、風味獨特的食物蛋白質資源被消費者認可,并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其經濟效益非普通家禽所能相比,部分地區養鵝信心恢復。這就需要對養鵝的綜合技術急需開展深入、細致、適合不同品種與地區特點的產業化飼養、營養調控模式的研究,推動鵝產業更好的發展。
1能量及蛋白質
1.1鵝能量和蛋白質水平營養研究
對鵝能量和蛋白質水平營養研究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大部分研究者認為能量在仔鵝生長早期起關鍵性作用。對生長鵝能量、蛋白質需要研究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這與鵝的飼養方式、品種、年齡、飼料及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施壽榮在研究揚州鵝0~3周齡能量、蛋白質需要量以及最佳蛋能比試驗中認為,仔鵝早期增重影響因素大小為能量>蛋白質>交互。閔育娜在豁眼鵝上得到同樣結果。
1.2對種鵝產蛋性能的影響
合適的日糧營養水平,是提高母鵝產蛋量的一項主要措施。目前鵝的營養需要還沒有建立相應的NRC標準。母鵝在不同的生長期對日糧營養水平的要求不同,特別是蛋白質水平。在配制日糧時應注意氨基酸的全價性,其中賴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和甘氨酸等對性繁殖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對肉鵝生產性能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0~28日齡肉鵝日糧粗蛋白質水平從24%降至20%,代謝能從11.71降至11.32MJ•kg-1對增重無影響,代謝能為10.87MJ•kg-1時,仔鵝增重速度則緩慢;29~56日齡,日糧蛋白從20%降至18%,代謝能從12.12降至11.71MJ•kg-1對增重無影響,蛋白質水平<16%、代謝能<11.29MJ•kg-1時,增重速度極慢。肉用仔鵝的適宜能量、蛋白質需要量及兩者之間的最佳比例有待于進一步探討與研究,且對于不同的品種應有自身的標準。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14612.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