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檢疫檢驗員國家職業標準

1.職業概況
1.1職業名稱
動物檢疫檢驗工
1.2職業定義
在動物檢疫中,從事檢驗操作的人員。
1.3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
1.4職業環境條件
室內、外、常溫。
1.5職業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手指、手臂靈活,動作協調,嗅覺、色覺正常。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畢業(或同等學力)。
1.7培訓要求
1.7.1培訓期限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初級不少于150標準學時;中級不少于120標準學時;高級不少于90標準學時。
1.7.2培訓教師
培訓初級、中級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相關專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高級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3年以上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1.7.3培訓場地設備
滿足教學需要的標準教室,具有符合常規檢疫檢驗實驗室及相關的教學用具和設備。
1.8鑒定要求
1.8.1適用對象
從事或準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
1.8.2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2)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1.8.3鑒定方式
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試采用閉卷筆試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現場實際操作方式。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以上者為合格。
1.8.4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為1:15,每個標準教室不少于2名考評人員;技能操作考核考評員與考生配比為1:5,且不少于3名考評員。
1.8.5鑒定時間
各等級理論知識考試時間為90分鐘;技能操作考核時間:初級、中級為60分鐘,高級為90分鐘。
1.8.6鑒定場地設備
理論知識考試在標準教室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場所需有常規檢疫檢驗實驗動物、實驗室及相關的儀器設備。
2.基本要求
2.1職業道德
2.1.1職業道德基本知識
2.1.2職業守則
(1)愛崗敬業,有為祖國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奉獻精神。
(2)努力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
(3)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4)工作積極,主動熱情。
(5)遵紀守法,不謀取私利。
2.2基礎知識
2.2.1專業知識
(1)動物解剖生理基礎知識。
(2)病理檢驗基礎知識。
(3)動物源性食品微生物檢驗和理化檢驗基礎知識。
(4)獸醫臨床診斷知識。
(5)規定檢疫的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診斷技術。
2.2.2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
3.工作要求
本標準對初級、中級和高級的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要求。
3.1初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活體 檢驗 | 臨床檢查 | 1.能按要求進行疫病流行現況和一般情況的調查 2.能判別免疫接種是否處在有效期內 3.能按群體檢疫的要求對動物進行靜態、動態和食態檢查 4.能按個體檢疫的要求對動物體溫檢測,可視粘膜、被毛、皮膚、體表淋巴結、呼吸狀態、排泄器官及排泄物檢查 | 1.一般流行病的基本知識 2.動物免疫接種的基本知識 3.豬的臨床檢查方法 4.牛的臨床檢查方法 5.羊的臨床檢查方法 6.馬的臨床檢查方法 7.禽類的臨床檢查方法 |
二、胴體檢驗 | (一)宰前檢驗 | 1.能對待宰畜禽進行入場驗收 2.能對待宰畜禽實施宰前管理(休息管理、停食管理) | 1.待宰畜禽入場驗收知識 2.待宰畜禽宰前休息管理和停食管理的方法及意義 |
(二)宰后檢驗 | 1.能正確選擇被檢淋巴結 2.能正確剖檢頜下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并能識別炭疽、豬瘟的淋巴結病變 3.能正確實施豬囊蟲病剖檢并能識別豬囊蟲 4.能正確摘除三腺 5.能完成豬旋毛蟲病料采取 6.能正確填寫宰后檢疫記錄 7.能按規定進行現場消毒 | 1.選擇被檢淋巴結的原則 2.主要被檢淋巴結、腺體的解剖學知識 3.炭疽、豬瘟等病的典型病變特征 4.豬囊蟲病的檢疫方法及病原特征 5.旋毛蟲病料采取的要求 6.正確處理炭疽動物尸體原則 | |
三、消毒 | 消毒 | 能正確使用消毒設備和工具 | 1.消毒的基本概念 2.消毒方法與消毒劑 |
3.2中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活體檢驗 |
動物病原的實驗室檢驗 |
1.能采集病料 2.能分離和培養病原菌 3.能通過形態學觀察、生化特性實驗、血清學實驗區別病原菌與非病原菌 |
1.病料的采集方法 2.病原菌的分離和培養方法 3.病原菌的鑒定方法 |
二、胴體檢驗 |
(一)宰前檢驗 |
1.能正確識別待宰動物的臨床表現 2.能按國家標準對檢疫不合格的動物進行隔離、處理 3.能正確進行各類動物疫病臨床表現類癥鑒別 |
1.常見動物疫病的臨床癥狀 2.動物隔離、處理的方法 3.各類動物疫病類癥鑒別方法 |
(二)宰后檢驗 |
1.能識別內臟的病理變化 2.能識別皮膚的病理變化 3.能進行旋毛蟲病的壓片鏡檢 |
1.皮膚、內臟的病理變化 2.旋毛蟲病的壓片鏡檢方法 | |
三、消毒 |
消毒 |
能正確配制消毒藥品 |
1.常用消毒藥物的抗菌活性 2.常用消毒藥物的使用范圍及方法 3.藥液稀釋計算方法 |
3.3高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活體檢驗 |
動物病毒性傳染病實驗室檢驗 |
1.能準備動物病毒性傳染病實驗診斷常用器具和配制溶液 2.能進行動物病毒性傳染病常用血清學診斷 |
影響病毒性傳染病常用血清反應的因素 |
二、胴體檢驗 |
宰后檢驗 |
1.能對各類動物疫病的病理變化進行類癥鑒別 2.能正確進行病害胴體的隔離 |
1.本地區動物疫病發生、流行的基本規律 2.動物流行病學 3.宰后檢驗處理 |
三、無害化處理 |
無害化處理 |
1.能對染疫動物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2.能對被污染環境進行消毒 |
1.合格動物處理方法 2.不合格動物處理方法 3.被污染環境的處理方法 |
四、培訓指導 |
培訓指導 |
能對初、中級動物檢疫檢驗工進行宰前、宰后檢驗技術培訓和指導 |
4.比重表
4.1理論知識
項 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
基本要求 |
職業道德 |
5 |
5 |
5 |
相關知識 |
基礎知識 |
15 |
15 |
15 |
臨床檢驗、活體檢驗 |
30 |
30 |
30 | |
宰前檢驗 |
15 |
15 |
— | |
宰后檢驗 |
20 |
20 |
20 | |
消毒 |
15 |
15 |
— | |
無害化處理 |
— |
— |
15 | |
培訓指導 |
— |
— |
15 | |
合 計 |
100 |
100 |
100 |
4.2技能操作
項 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
技能要求 |
臨床檢驗、活體檢驗 |
30 |
30 |
30 |
宰前檢驗 |
15 |
15 |
15 | |
宰后檢驗 |
25 |
25 |
25 | |
消毒 |
30 |
30 |
— | |
無害化處理 |
— |
— |
30 | |
合 計 |
100 |
100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