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在江蘇省積極推進
近年來,江蘇省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要求,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創新方式方法,著力提升全省農業信用體系建設水平。
加強組織領導,抓好責任落實。各設區市均成立農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南京市、鹽城市將農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體系,加強管理,并成立聯絡員隊伍,負責信用信息記錄、歸集和報送。
推動制度建設,完善運行機制。各地不斷完善制度建設,保障農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徐州市對農業領域相關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聯合獎懲,并與市檢察院建立聯合辦案機制。蘇州、南通、鎮江等市加強農產品生產企業誠信檔案建設,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誠信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
啟動縣級試點,開展創新示范。2016年,江蘇省農委在南通市海安縣啟動全省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試點,強化分類管理和重點執法監督,積極探索農資誠信經營新的經驗做法。2017年,將試點范圍擴大到昆山市各縣區,重點推進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監管、聯合懲戒和社會共治等方面工作。同時,著力打造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強化源頭治理,整頓農資市場秩序。
強化平臺建設,推進信息公示。蘇州、淮安、泰州、昆山等市加強信用信息平臺和數據庫建設,動態更新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生產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并逐步實現不同平臺間信用信息互聯互通。與此同時,各地積極落實“雙公示”要求,在門戶網站開設專欄,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公示。
加大宣傳力度,弘揚誠信文化。各地結合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安全生產月和“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主題活動,大力開展誠信宣傳,積極營造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連云港、鎮江、南通等市通過與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簽訂“誠信承諾書”、開展農資誠信經營單位評選、公開表彰等方式,促進農資企業自律,引導誠信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