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Agritechnica2011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于11月13~19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行,來自48個國家的2698家企業參展,其中國際展商(來自德國以外)所占比例高達51%,向來自全球的逾41.5萬名專業觀眾展示他們的最新產品和技術。同時,展覽面積達到38.9萬平方米,展會無論是展商數量還是展位面積,都突破了上屆的規模,這也創造了Agritechnica的歷史最高紀錄。
國際展商過半觀眾數量增長
Agritechnica2011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的國際參展商達到1372家,再創歷史新高。他們主要來自意大利、荷蘭、法國、中國、美國等國家,其中美國、中國、加拿大等14個國家定制了國家展館。Agritechnica成為全球農機展商鞏固已有市場與開拓新市場的重要平臺。
本屆展會的展覽面積近40萬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展會啟用了漢諾威展場的全部24個展館。展示范圍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動力機械,耕整地設備,播種、植保、施肥、灌溉、除草、收割、打捆等機具;涉及領域橫跨大田作物、蔬果、林木、生物能源、市政工程等。本屆展覽對于展位劃分與設置更加清晰明了,使觀眾能夠快速便捷地到達他們想要參觀的地方,體驗了一次真正的“農機之旅”。
以專業的展館布局為基礎,以高效的服務為核心,展會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獲取新產品、新技術、新信息的強大寶庫。Agritechnica2011國際農機展已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大批專業觀眾。記者看到,各公司的展臺前都擠滿了不同膚色的問詢者。在展臺后方的業務洽談區,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說著帶有各種口音的英語尋求合作共贏。精準農業受關注創新評獎成亮點
高成本與低價格之間的矛盾一直是全球農民面臨的一個難題,農民無法左右農產品價格,他們必須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因此,通過運用電子技術和改進農業機械性能來降低生產成本就成為了農民的必然選擇,將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精準農業”專題活動為與會觀眾帶來了世界領先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幫助他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一活動成為此次展覽一大亮點,吸引了農民觀眾、大批專家學者、農機推廣工作者和顧問機構。為了解決專業技師缺乏和農機維修管理任務繁重之間的矛盾,Agritechnica2011在展會期間開辟推出了“農業及建筑機械技師現場工作間演示”活動。
近年來,能源作物的種植成為農業領域的一大熱門,各國農民對此非常關注能源作物的盈利率、作物種類、種子繁育、栽培方法及其相關技術。為此,Agritechnica2011就“技術與管理”專題活動和“能源作物生產與林業工程”進行了專題研討。
Agritechnica2011國際農機展會期間,由DLG指定,由國際農機專家組成的創新評定委員會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經過嚴格而謹慎的甄選,在本屆提交的300份申請中,共評出41項創新發明,其中,兩項獲得創新金獎,另外的39項獲得創新銀獎。這顯示了全球農業機械企業強大的革新力量。
中國企業參展規模超往屆水平
本次展會,中國共有82家企業參展,成為繼德國、意大利、荷蘭和法國之后的第五大參展國。總體看來,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呈現出“新舊交織、大小兼備”的格局,會上記者既見到了不少熟面孔,也看到首次亮相的新面孔;既有中國一拖、常州東風、常州亞美柯、江蘇清拖、江蘇華輝、江蘇清拖等大型知名農機制造商,也有泰安福星汽車配件、杭州恒力、浙江昌恒機械等中小型農機及零配件生產企業,且平均展位面積較上屆增加了一倍。而河北農哈哈、河北神耕、唐山致富、環馳軸承等慕名加盟的新生力量也讓展會增色不少。此外,展會還吸引了大批國內經銷商前來洽談代理業務。
此次展出的中國產品,結構全面,種類豐富。整機產品包括動力機械、運輸設備、耕整地設備、農用工程機械、園林機械、水利灌溉機械、植保機械等。相比之下,發動機、傳動件、精密件、驅動橋等零配件廠商毫不遜色,以優異的性價比贏得了海外客戶的青睞。此外,中國制造的一些農機領域的延伸產品,如塑料機械、新型建筑材料等,也在漢諾威大展風姿。
宏大的展覽規模,全面的展覽內容,前瞻的產業資訊以及細致的展會服務,使漢諾威農機展再一次成為在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世界頂級的專業農業機械、設備和管理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