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業部通過其官方網站,公布了《農業部辦公廳關于2011年第二次農藥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其中綿陽企業利爾化學[9.91 -1.78%]生產的三氟·毒死蜱被認定為質量、標簽都不合格,氯吡·苯磺隆也被認為標簽不合格。
多批次產品涉嫌不合格
在抽查不合格產品名單上,記者發現包含利爾化學生產的三個批次農藥產品。
《通報》中這三個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毒死蜱”農藥臨時登記證
不在有效狀態,被廠家確定為假冒產品;“氯吡·苯磺隆”農藥臨時登記證不在有效狀態;“三氟·毒死蜱”則為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含量、劑型、商標、安全間隔期標注均不符合要求,同時還涉嫌擅自擴大使用范圍。
針對抽檢不合格的農藥,文件指出相關部門將嚴肅查處此次抽檢的違規生產經營單位。不合格產品銷售單位所在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農藥管理條例》對銷售單位進行嚴肅處理,認真追查不合格產品來源,并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查處。
華西都市報記者多番聯系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但截至昨晚9點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同時,記者也聯系了綿陽農業局相關工作人員,其表示,對“利爾化學”產品抽檢不合格一事,“不是太清楚情況。”
公司股價今年下跌近三成
據利爾化學官網介紹,公司是四川省最大的農用精細化學品開發生產企業。
利爾化學于2008年7月在中小板上市,最近兩年,公司業績每況愈
下。根據公司2010年年報顯示,利爾化學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4.45億元,同比增12.96%,利潤總額7552萬元,同比減少30.3%,實現凈利潤7200萬元,同比減少28.35%。公司業績低于市場預期。
雖然業內人士年初樂觀認為2011年利爾化學的業績將穩定增長,但從三季報來看,這只是市場的一廂情愿。今年前三季度,利爾化學實現營業收入6.51億元,同比增長了80.06%,實現凈利潤5856.93萬元,同比減少了15.11%,其中第三季度利爾
化學凈利潤僅有1073.73萬元,同比大幅減少了61.02%。
對于2011年的全年業績,利爾化學預計今年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減變動幅度為-10%至20%。
業績的大幅下滑導致了公司股價的節節敗退。根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經下跌了27.29%。值得注意的是,業績的不景氣也使資本市場喪失了對利爾化學的興趣,今年7月之后,就再也沒有研究機構發布過關于利爾化學的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