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息化指的是在農業領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過程, 具體來說, 就是在農業生產、流通、消費以及農村經濟、社會、技術等各個環節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工具, 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營銷、農產品消費的科學化、智能化過程。
農業信息化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農業生產管理信息化
農業生產管理包括農田基本建設、農作物栽培管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畜禽飼養管理等各個方面。農業生產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及時收集這些信息, 幫助農戶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由于我國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 因此迫切需要借助農業信息技術向他們傳播先進適用的生產管理方法和技術, 以提高產量和品質,降低成本, 提升效益。
2.農業經營管理信息化
農業經營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把與農業經營有關的經濟形勢、國民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物資購銷、物價變動、資金流向等反映經濟發展的狀況和趨勢、各種資源的配置信息提供給廣大農民, 以指導生產經營活動; 同時將農業生產相關的行業, 如農業生產資料工業、食品工業等對農業生產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行業生產動態、供需情況等提供給農民, 使他們有的放矢地密切了解這些行業的變化動態, 及時制定相應的對策。
3.農業科學技術信息化
農業科學技術信息是指與農業生產、加工等領域有關的技術進步等方面的信息, 它包括農業栽培技術、畜禽養殖技術、農副產品加工技術以及農業科研動態等等。農業科學技術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快捷、方便的特點, 改變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方法和手段, 加快科技成果的傳播和轉化, 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
4.農業市場流通信息化
農業市場流通信息主要指農業生產資料供求信息和農副產品社會需求量、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信息化目的就是通過農業信息化建設 ,把這些收集起來 ,進行加工整理、分析 ,并及時傳遞給農民 ,引導他們按照市場的需求從事生產經營 ,避免因信息不靈而導致農產品市場大起大落 ,給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損失。
5.農業資源環境信息化
農業資源環境信息是指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資源和環境方面的信息。如耕地、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氣象環境等方面的信息。農業資源環境信息化就是通過收集上述信息 ,使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及時采取有關政策措施 ,指導和調控有關企業和農民有效地利用和保護資源、環境 ,同時及時把上述信息告訴農民 ,使農民能夠根據環境、氣象等條件安排生產活動 ,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6.農民生活消費信息化
就是向廣大農民提供生活消費方面的信息服務 ,包括介紹產品的性能、價格和供求趨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