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畢業離校還有幾天時間,“必剩客”這一熱詞再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近日記者走訪佛山各大人才市場發現,不少同學依然拿著手中的簡歷徘徊在各種掂量中--是先就業還是擇業?如何跟老板談薪資待遇?要不要離開佛山找工作?
現象:畢業生仍在掂量
5月的佛山各大人才市場依然是求大于供,如果不挑剔,找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并非難事。但是,記者近日走訪市內各大人才市場發現,不少今年即將畢業的應屆畢業生,依然揣著懷中的簡歷而彷徨。
今年6月份才能從韶關學院拿到畢業證的小劉告訴記者說,“我希望專業對口,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預估薪酬2000元以上,當然公司的發展前景是我求職的首要條件,但是上個禮拜一個中意的公司面試失敗了。” 小劉給自己找工作預計的時間是今年年底,就是說,他可能成為“畢剩客”。
雖然畢業生們很糾結,但企業則是對他們敞開大門,“在綜合類、技術基礎類等對應屆生的需求都是比較大的。”毅豐電器人事王先生說,“現場招聘收到簡歷,一般有60%以上能給予復試機會。上崗后的專業補充,可以從公司培訓以及日常工作中學習。公司正在完善薪資制度,出臺后員工工資將上調15%左右,公司有合理的晉升制度,應屆生上升空間較大。”據了解,半數以上企業針對部分崗位,均標明可考慮應屆生畢業生。
調查:“畢剩”因為心里放不開
所謂“畢剩客”即指一畢業就失業的應屆畢業生,或畢業很長時間沒有工作,整天為擇業就業問題犯愁的群體。記者隨機調查發現,不能舍棄對口專業,不能將就工作,又一直沒能正式上崗就業,是現在“畢剩客”的真實寫照。當就業機會與所規劃的理想崗位相差甚遠,“畢剩客”顯得異常矛盾。行業與專業偏離、工資達不到預期值、工作地點和環境是否理想,半數以上應屆生們表示可以調整心態去適應,但具體如何適應,他們表示“比較模糊”。
其實,如果同學們能夠大膽嘗試,放開心理包袱,機會還是很多的。在上周末的現場招聘會上,南海一家物流公司直接以“應屆畢業生”為崗位進行招聘。也有不少企業針對應屆生招聘儲備干部,主要還是看重應屆畢業生的責任心、腳踏實地。而也有部分行業,例如金融、會計師、IT、制藥等企業針對應屆生招聘較看重的專業對口,沒有設置硬性限制。
專家支招
“畢剩客”要升級成“畢勝客”
人力資源專家建議,應屆生畢業生需要調整求職心態,求職前對自己做好準確的定位,并可通過現場招聘會等方式,正確認識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提升面試經驗,并適當進行學習補充,多了解人才市場行情,審時度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工作。(記者高敏華 通訊員戴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