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分析,這說明近幾年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薪酬期望值一直沒有降低,在就業人數逐年上升的情況下,大學生如果不及時調整期望值,就業將面臨更大的困難。那么,2390.38元的平均工資底線高嗎?
本月初,清華大學、北京大學2005年畢業生招聘會相繼舉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出工資2000元、沒有實習期、年底晉升軍銜、結婚分房等,私立匯佳學校本科生工資2000元以上……這些月薪2000元以上的用人單位得到學生們的青睞。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學生表示,預期薪水每月2500元就行。在現場發現,本科生在起始薪水上與碩士、博士生差距并不大。
前程無憂市場部經理王劍告訴,盡管調查顯示的工資底線與企業校園招聘提供的薪資差不多,但是,這個工資底線還是有些偏高,目前大部分行業的初級職位月薪都不超過2000元,而工作經驗幾乎是空白的大學畢業生所從事的第一份工作幾乎都是初級職位。中華英才網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和工作經驗的增長,薪資水平也逐年提高。31歲到45歲年齡段參加者的薪資相當豐厚,年薪均值均超過了50000元。相反,工作經驗在6個月以下的,年薪均值為18889元,月薪相當于1574元。不過,工作一年后,年薪均值就漲到22239元,月薪約為1853元。工作6年以上的年薪均值則達到了45000元以上,是工作一年以下的2倍。據分析,由于企業對銷售類職位需求持續增加,使許多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都是銷售人員。而銷售這類職位無論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有工作經驗的人,工資結構都是由基本工資加提成組成,一般基本工資都不高。幾個月過后,每個人能拿多少還是和個人業績緊密掛鉤的,不管新人舊人,期望越高,付出也越高才能拿到更高的薪資。
以前校園里曾流行過“三六九”的說法,即本科生月薪3000元、碩士生6000元、博士生9000元。但是,這幾乎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了。一家企業負責人透露,目前招聘員工,無論是應屆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還是有工作經驗的人員,每月底薪都是1500元。至于將來能夠掙多少錢,關鍵看適合從事的崗位以及在崗位上的績效。學歷只是一個門檻,真正決定收入多少的還是能力。據了解,雖然不排除個別中小企業利用供大于求的優勢占學生的便宜,降低薪酬成本,但一般正規企業都有系統的工資結構,不同級別、不同崗位有相應的崗位值和上升檔次,起薪不會因求職畢業生的多少而變化。所以,學生在應聘類似企業的時候不必擔心“店大欺客”的現象,更沒必要和企業討價還價。
智聯招聘網首席執行官劉浩建議,企業對使用新人有一個低起薪高加速的特點。因為一開始對新招大學生實際能力并不了解,幾乎所有大學生的起薪定的都不高。但是,在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內,通過融入培訓、崗位輪換和實際考查,進入公司的大學生薪酬水平會根據能力不同、績效不同而拉開差距。其實,面對一個有發展的職業,積累經驗的工作機會比暫時的薪水問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