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90后對于自己年終獎抱有什么樣的期待?最近在對于90后1月年終公司可能發放多少年終將我們做了一個調查。結果如下所示:
調查:六成90后期待五位數年終獎
通過這份調查表可以看出,期待1萬元以上年終獎的90后員工占到了58%,接近六成;3000元以下的僅一成左右。而對年終獎高要求的原因則是種類繁多:
理想一:物價上漲,年終獎應跟上潮流
“今年物價上漲得這么厲害,如果年終獎不能跟上CPI,那就是變相的縮水了”,90后的小安對記者表示。雖然小安上班時間不長,也不知道往屆職場的年終獎情況,但對年終獎還是給了個很高的期待值。
理想二:月月月光,就靠年終獎揚眉吐氣
米米對年終獎的期待似乎更多迫于壓力。剛入職場米米是個不折不扣的潮人,衣服要新潮的,電子產品也是I系列,各種時尚消費都不能落人之后,若不是家境尚可,估計很快撐下去了。“我每月工資到手一個星期就差不多光了,所以平時根本攢不下來錢,就靠年終獎了。年終獎多少很多程度上決定我在這家公司能夠呆多久”。
理想三:沒有五位數,來年換工作
小A則更直接地表示,年終獎沒有五位數“來年換工作”。當記者問及這樣的要求會不會有點高,尤其是當你工作還沒多久,甚至一年未滿時,小A認為,“和時間無關,和自己是否將就有關。各種成本越來越高,讀書也是一樣,要對得住自己”。
落差:對年終獎滿意率,90后僅二成
現實又是如何呢?記者又采訪了一些已經發放年終獎的90后員工,但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對年終獎滿意的僅僅不到二成,其中接近一半是“勉強滿意”。
現實一:年終獎被閹割成過節費
工作已近一年的王城在微博中發泄到,今年的年終獎要泡湯了,公司傳出風聲說今年效益不好,年終可能發些過節費。“一聽到過節費三字,我就知道年終獎沒戲了。過節費,無非就是象征性地發一點,安撫一下”。過后王城又表示,領導還特地找一些職場新人談話,讓他們“不要太看重年終獎,新人需要更多鍛煉,前途會很光明”,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現實二:年終獎只是管理層獨有
在工廠上班的程皓則表示,年終獎對自己來說是件很遙遠的事情。因為公司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年終獎只有管理層才有,一線工人是沒有的,最多發些回家路費。尤其今年經濟不好,工廠訂單又少,可想而知。“當初自己不聽父母的跑出來,現在也沒賺到錢,都不知道怎么回家交代”,程皓一想到年終就犯愁。
現實三:福利優厚行業擠破頭
跟其他同學相比,郭晟覺得自己挺幸運,找到了份銀行的工作。今年才大學畢業的他,才上班5個月就分到4000元的購物卡。“聽說春節前還會陸續再發些購物卡,而除了購物卡外,還會額外發些現金,數目應該不會少”。郭晟表示,別看都在銀行工作,可由于各銀行的年底盈余不同,所以年終獎有著天壤之別。但總體來說,年終獎的數目會相當可觀。“不過,像銀行、金融這類高福利類工作不那么好找,競爭很激烈”,郭晟補充說。
建言:90后需擺正心態,重在提升
90后的確是個需要被關心的群體,對年終獎的期待是人之常情,但要擺正心態。90后作為職場新人,首先是經驗和能力的缺乏,對公司的貢獻有限,年終獎自然會向貢獻更大的老員工傾斜,此屬常理。90后員工必須認清這一點,不應更多關心年終獎的數目,而應多關心自身的進步,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職場分析師也認為,受經濟形勢影響,今年的年終獎“縮水”也在情理之中。如房地產、制造業、醫療器械等行業,預計年終獎都不容樂觀,甚至有人擔心一分錢都拿不到。因此,無需對拿多少年終獎而介懷。如果太介意反而會影響現在的工作心情以及工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