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么求職人群最多,以前還是眾說紛紜現在的調查可以明確的告訴你。90后求職者占求職者比例的最大部分了。現在參加求職人數最多的求職者為90后,對于90后與80、70后等求職的價值觀差距。所造成的求職現象我們應該好好思考。
“我找工作看緣分”成了90后找工作心態的真實寫照。
求職者中90后占七成
17日上午9點,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格物樓招聘大廳站滿了人。據了解,此次招聘會面對的是2012年的應屆畢業生 ,招聘單位“大腕”也不少,海爾集團、美的集團、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魯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正大集團等企業參加了本次招聘會。
記者從招聘會獲悉,參加此次招聘的主力軍是90后,占到了總求職人數的七成左右。找工作是一件讓人著急的事情,但記者從90后大學生的語氣中卻感受不到任何“緊張感”。“我找工作看緣分。”這是不少求職者的答復。更有不少求職學生甚至沒帶一份簡歷就進場求職。“我就是過來看看,有合適的就登記一下,沒合適的下次再說。”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王敏是 1991年出生的,她如是告訴記者。曲阜師范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崔鳳娟也表示,找工作并不著急。“要找就找一份很中意的,沒有也不能湊合,否則還要換。”
外地企業“不受待見”
“現在的學生一聽工作地點在外地扭頭就走。”負責美的集團安徽蕪湖基地招聘的王金超說,他8點鐘就到了招聘大廳,一直到11點竟沒有收到一份簡歷。12點左右,終于有人來登記了。海爾集團、百度(日照)營銷中心、華盛江泉集團的負責人均表示招不夠合適的人選。負責華盛江泉集團招聘的孔繁凱告訴記者,最近收到了600多份本科生的簡歷,只有100份還可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企業都免費提供吃住,給的薪酬也都不錯,但依舊“吃不飽”。挑選工作地點成為求職者最關注的問題。無論企業多好,或能提供給多好的平臺,只要一出省,這份工作就立即“貶值”。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共有來自廣東、上海等地市的101家用人單位參加了本次招聘會 ,涵蓋了加工制造、金融貿易等行業,提供就業工作崗位3000余個,5000余名駐日照的高校畢業生入場洽談,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近2000人。
家庭負擔小求職淡定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之所以不少90后大學生找工作不著急,主要原因還在于家庭負擔小。“現在家里就我一個孩子,首先沒有必要著急找工作補貼家用,而且離我們成家立業好像還有一定的距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一王姓男生的說法代表了不少90后的想法。而同樣是應屆生的劉凱告訴記者,對他而言找工作只是一個過渡期,以后更想創業。
在17日的洽談會上,高層次的單位不少,但由于地域等種種原因被求職者拋在了腦后。而這也讓很多招聘單位感到費解,因此不少招單位都一致認為求職者心態不端正,建議求職者要把握好眼前的機會 ,不要好高騖遠。“現在我們招人就是為了儲備人才,一旦人才夠了,年后就不會再招人了。”“這種大型的應屆畢業生洽談會對應屆生而言是找工作的大好機會,因為很多社會招聘我們這種單位根本就不會去。”海爾集團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說。
“不帶簡歷”是應聘大忌
17日11點到12點,在華盛江泉集團人力資源部孔繁凱的陪同下,記者“充當”起了一個小時的面試官。以一個招聘單位的身份仔細“閱讀”了前來應聘的大學生 ,并在此給求職者提出一點建議。在記者體驗的一個小時內,共有 20多人前來咨詢,投簡歷者占到半數。
沒帶簡歷成為應聘之大忌。“只是過來問問,然后登記一下自己的信息,這樣的人我們都一概否決。”孔經理表示。除此之外,說謊也是求職時候很忌諱的一個方面。“你多高?”“一米六五。”這是孔經理對一個前來應聘的女大學生問的問題,但記者看到她的身高只有 1.6米左右。“我們需要誠實的人,雖然為了工作偶爾撒點小謊有情可原,但是這種一看就是謊言的話語會讓我們對她的印象十分差,幾乎不會錄用。”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求職者有自己的想法,明確地表示自己想要什么十分討招聘方的喜歡。“我想從事酒店管理工作,我喜歡這份工作。”一名大三女生表示。“這種對自己的未來有著確定的想法的人我們很喜歡。”孔經理表示。
由此可見90后的求職想法還是非常松散的,對于用人單位來說招聘90后是一個不得不頭疼的問題。90后是招聘人群的最大人群可是,90后的工作態度卻讓HR有點哭笑不得。不過又是HR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