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期沒滿就離職,踏入職場不到半年就換工作,工作不順拔腿就走……”一些招聘網站近期發布的職場“閃辭”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三成的應屆生在入職兩個月后辭職。記者調查發現,南京這樣“一言不合就閃辭”的90后有不少,而七月招聘旺季過去沒多久,最近不少人才交流機構和各大招聘網站又來了很多“回頭客”。錢少、活多、學不到經驗成“閃辭”的三大主因,不過也有畢業生離職理由很奇葩:因為還沒玩夠或者職場不順想回老家靠父母。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韓飛 徐曉風
銷售文案后勤,易打退堂鼓
哪些職位應屆生離職率較高?“銷售”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答案。
李磊(化名)去年本科畢業,應聘到一家知名藥企成為醫藥代表。隨著同事的相繼離職,工作僅一年的李磊,已經成為部門里資歷最老的員工。今年7月,部門經理招了3個應屆畢業生。不出李磊所料,其中兩個應屆生拿到第一個月工資后就辭職了。
23歲的小吳就是李磊口中干了一個多月就辭職的前同事之一,今年6月份從江蘇某醫科大學畢業。各方面成績優秀的小吳畢業前已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被老家徐州一所醫院藥房錄取。但小吳并不甘心,希望挑戰一下,于是到南京應聘醫藥代表。但現實很殘酷,跑了一個月業務,訂單沒拿到幾份。“每天都要去陌生的醫院拜訪,每天都會經歷白眼、吃閉門羹,自尊心實在受不了”是小吳臨走前對李磊說的最后一句話。
除了銷售,收銀員、文案策劃、后勤等部門也最容易出現“一言不合”的跳槽者。今年7月份剛剛從南京一所大學畢業的小朱7月份在北京一家互聯網企業找到了公關文案的工作,結果不到兩個月就決定辭職:“每天沒完沒了地加班,或者是飛到全國各地去協助做地方推廣,同事間競爭也很激烈,兩個月來每天睡覺平均不超過6小時,累且不快樂,干脆走人吧。”
數據統計
餐飲文娛醫藥,也是“閃辭”重災區
58同城調查數據顯示“閃辭”專項調查顯示,餐飲/住宿,文化娛樂,醫藥,金融,房地產成為畢業生“閃辭”重災區;從地域看,一線城市的“閃辭”比例遠高于二三線城市。就崗位而言,銷售、收銀、后勤、保潔“閃辭率”最高,文案策劃、新媒體“閃辭率”也高達32.35%。
就業專家分析說,餐飲、銷售之類的企業用工需求旺盛,入職門檻低易上手,在就業壓力空前的情形下,頗受應屆畢業生的青睞。但餐飲業工作多以體力勞動為主,重復性極高,銷售業工作時間較長,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所獲待遇往往難以匹配工作量。因此,這對于大多被養在“溫室”的90后應屆畢業生而言,無疑是一種“極限挑戰”,“閃辭”似乎是可以被理解的。
應屆生們曬出的辭職原因很多,有嫌工作地點離家遠的,有說食堂飯菜太難吃的,有嫌棄領導總是板著臉的,還有討厭上司半夜發微信布置任務的。
過半實習生月薪低于2600元
而趕集網近日針對實習生收入及工作生活狀態進行的大數據調查顯示,有54.6%的實習生平均薪酬在50-120元/天之間,按每個月22個工作日計算,那么折合月薪就是1100元-2600元之間。這個月薪水平對于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實習生來說,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維持,在省吃儉用之余就只能依靠父母資助來度過這段尷尬期了。業內人士表示,薪資待遇仍是影響就業或辭職最關注的重要因素,工作時間不穩定,無法提供成長機會等因素,成為了“閃辭”現象頻現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也存在應屆畢業生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差、抗壓能力弱,心態不穩定,低視一些“藍領”崗位等個人因素的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