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端農業人才奇缺
據統計,目前蘇州3860名農技推廣員中,高級人才185人,僅占4.8%。而在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高級人才占農業人才總數均在10%以上。
水產品是魚米之鄉蘇州引以為豪的“當家”農副產品之一,然而,出口難卻始終是我市水產界的一塊“心病”,全市每年水產品出口量大約僅占總產量的1.5%。除了品種不對路、加工能力低、養殖模式落后等原因外,缺乏對國際市場高度關注的重大水產疫病的快速診斷、檢測手段是絆住蘇州水產品“游”出國門的攔路虎。造成這個遺憾的最主要原因是,蘇州水產界嚴重缺乏專業方面的高級人才!
蘇州的畜牧業同樣面臨著無法跨越的人才“高門檻”。生豬吃了土霉素等激素類藥物會導致煮熟的肉骨頭發綠發黃,在現有條件下通過實驗室具體檢測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能否在上市前通過快速檢測手段把此類“問題豬肉”擋在市場外,這是市民的急切呼聲。然而,蘇州至今沒有相關的高級人才能扛起這個科研項目,有關部門對市民的要求只能“有心無力”。
當前農業人才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是人才結構不合理,一般人才相對過剩,而急需的復合型、高科技頂尖人才嚴重缺乏。具體表現為:首先,有群體優勢而無拳頭力量。全市現有農技推廣人員3860人,平均萬畝耕地8.8人,名列全省前茅。但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為185人,僅占4.8%,中級職稱也只有839人,占21.7%。其次,有傳統專業優勢而無現代行業特長。蘇州市大部分農業人才存在著知識老化、專業單一問題,傳統種養業集中了全市61%的農業人才,而在設施栽培、農產品加工等比較效益相對較高的行業卻是寥寥無幾。據了解,目前蘇州水產界在編科技人才700多人,其中真正專業出身的僅270多人,不到四成。另外,現有農業科技人才普遍年齡較高,全市現有高級農業人才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據測算,“十一五”期間,這批高級人才絕大部分將退休。蘇州農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高級人才要占到農業人才總數的15%以上,比照現狀,蘇州市高級農業人才后繼隊伍的培養任重而道遠。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news/n04/200410/414.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