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至2004年5月: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研究人員 ,研究福建閩楠人工林的經營現狀和發展前景,揭示閩楠人工林的生長過程,并提出合理的生產經營措施,為當地閩楠人工林經營提供理論依據 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研究人員 ,負責對福建省龍巖市和莆田市大徑樟樹的葉片進行取樣,并及時用蒸餾法提取芳香油,用于含油量測定和化學成分分析 2004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 ,負責從森林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方面評價森林健康,建立北京山區森林健康檢測和評價 指標體系,指導生產實踐 2005年4月至2005年6月:清華在線,課件制作人 ,為清華在線制作各種培訓課件(音頻、Flash),順利完成《經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大部分課件,同時擴展了知識面 2005年6月至2005年7月:北京市小龍門林場,教學助理 ,現場指導2002級林學專業本科生識別東靈山不同海拔常見植物,協助導師完成《森林生物識別與鑒賞》課程 2005年7月至2005年8月:北京市八達嶺林場,調查組織者 ,組織學生、志愿者對北京市八達嶺山區觀賞資源進行全面調查,為北京市八達嶺林場開展生態旅游提供現實依據 2006年3月至2006年7月:國家林業局,辦公室成員 ,全面收集資料,篩選有發展潛力的木質/油料能源林樹種;匯總各省(市、區)能源林培育情況。協助組織全國性會議一次(《全國能源林培育規劃》咨詢座談會,2006年3月24日);參加全國性會議一次(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研討會,2006年3月30日);參加國際性會議一次(首屆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交流座談會,2006年4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