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008年10月,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擔任研發,主要從事微生物酶制劑研發和中試發酵研究。包括:輔酶Q10、高溫淀粉酶、醋酸菌等,并在生物信息學和基因工程方面有一定經驗.參與翻譯英文版<益生元生產與應用>一書,已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2008年10月-2012年9月,明博醫藥擔任副總經理,全面分管公司研發、生產、銷售工作。具體如下: 2008年加入明博醫藥,擔任副總經理,分管研發、生產和銷售,先后主持或參與了多項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火炬計劃、上海市農業成果轉化基金項目,多項成果獲得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等。 主持項目: 1、新型基因工程MB508乳酸菌研制及應用:2009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本人主持,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構建了高產酶、高產乳酸菌素的工程菌,并且通過環境控制、飼料、飲水三位一體方式,真正實現綠色生態養殖。 2、可再生資源微生物轉化產業化項目:上海市火炬計劃項目,本人支持,本項目產品為目前國內唯一的干粉狀微生態發酵飼料。本項目將可再生資源—-食用菌菌糠通過多種益生菌聯合發酵,降解抗營養因子,富含大量益生菌活菌及其代謝產物,使其成為能替代10-20%全價料的微生態飼料,具有提高飼料轉化率、改善豬肉品質的作用。本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在完成前期研發后,生活在豬場一年,從事飼養效果試驗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動物養殖、動物營養等方面的經驗。目前此項目產品已經成功進入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浙江、江蘇等市場。 3、參與出版由上海市微生態學會組織編寫的《走進微生態世界》,2009年出版發行。 明博醫藥于2009年正式進入產業化階段,本人獨立設計了目前公司擁有的智能化固體發酵生產微生態發酵飼料生產線,并于2010年底取得了農業部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批準文號,產品正式進入市場。該生產設計突破了微生物發酵飼料無法標準化連續生產、難以干燥并保留活菌的技術瓶頸,成功實現了國內唯一的干粉狀活性微生物發酵飼料。 2011年6月份起,獨立運作微生態發酵飼料及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國內市場,已完成市場布局、營銷團隊建設,針對產品特點建立了技術-銷售-服務結合的營銷鏈,以技術和服務實現銷售。目前已成功在上海、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建立了銷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