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學院是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是我省唯一的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座落于蚌埠市東郊歷史名城鳳陽。學校創辦于1950年,1965年開始舉辦本科教育;1985年,建立安徽農業技術師范學院;2000年4月,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安徽技術師范學院 ;2005年2月,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安徽科技學院。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工、農、管、理、文、醫、法 、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本科師范院校。現有工學院、動物科學學院、植物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和體育教學部9個教學單位,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機電技術教育、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會計教育、市場營銷教育、工商管理、農村區域發展、英語、漢語言文學、法學、公共事業管理、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園林、園藝教育、動物科學、動物醫學、中藥學、種子科學與工程、農學、農業資源與環境、農藝教育等31個本科專業。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職教職工651人,其中教師420人,正副教授150人,碩士、博士100多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和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38人,國家、省級優秀教師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22人,陳香梅教育獎、徐悲鴻教育獎、曾憲梓教育獎獲得者20人。另有特聘教授、外籍教師25人。
學校基礎設施良好,辦學條件優越。現有土地面積1200多畝,建筑面積20多萬M2;圖書館藏書52萬冊,中外期刊2000余種,并配有現代化的電子閱覽室和超星數字圖書館;建有校園網,與國際互聯網和中國教育科研網連接;擁有計算機中心、分析測試中心和生物技術中心以及一批設備先進的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00多萬元;有370畝校內教學基地,其中種植科技園、畜牧科技園、食品加工科技園、花卉盆景園和中草藥園已投入700多萬元,引入了數控機床等大批現代化設施和動、植物新品種;有20多個省級教育實習基地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有網球場、排球場、標準運動場等體育運動場所、設施及學生活動中心;辦有公開發行的《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和《安徽技術師院報》。
學校在傳統學科方面具有較強優勢,應用科學研究碩果累累。有13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勵,16項成果獲廳級獎勵,出版專著15部,主編教材124部。僅2000年以來就承擔各類科研碩目170項,獲得專項經費200多萬元,有6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50篇。
學校位于蚌埠市東郊,繁花四季,環境幽雅,曾榮獲省校園文化活動優秀單位、花園式學校等稱號。學校以“敬業、垂范、實踐、創新”為校訓,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不斷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強化辦學特色。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扎實的專業基本功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實行“多證書”“雙師型”制度和設立大學生創新科研基金等措施,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精神,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學生“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敬業精神強”為核心的辦學特色。學校連續12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聯合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安徽日報》、中央電視臺、安徽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作過專題報道。畢業生質量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滿意率均在92%以上,近兩年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居全省高校前列。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先后與法國、韓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進行交流協作;聘請外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并選派優秀教師赴德、美、日、韓、澳等國進行訪問、研修。
當前,全院上下正全面貫徹落實院黨員大會提出的各項任務,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解放思想,勵精圖治,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和碩士點創建工程,力爭辦學規模突破萬人、辦學層次突破碩士學位授予權,把學校建成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和鮮明辦學特色的綜合性本科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