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樣的偏遠山區,外出打工不只是唯一出路,養殖獺兔也能致富。”近日,在思南縣文家店鎮獺兔養殖場,養殖戶任廷文欣喜地說道。
隨后,他算了這樣一筆賬:一只種兔,一年可繁殖5至7胎,胎均產仔7至8只,共可產仔35至42只,扣除部分傷亡,可育成30至35只,飼養5個月,毛重可達到5斤左右并能出欄。一般一只商品兔皮可賣35元以上,兔肉最低10元一斤,一只出欄商品兔毛收入在70元以上。扣除飼養成本,年飼養一只種兔最低可獲純利1000元以上,比傳統養殖強多了。
據了解,近年來,文家店鎮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發展獺兔養殖,該產業已逐步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新路。2009年3月,該鎮五星村移民向朝義從160只種兔起步,到目前存欄種兔已達400只,年出欄商品兔6000只以上,實現年產值50余萬元。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獺兔養殖,該鎮先后已先后組織領導干部外出實地考察5次,并邀請河北寧盛皮革有限責任公司和貴陽獺兔養殖場實地指導和投資,成立了文家店鎮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同時,積極爭取移民后期扶持資金,以農戶自籌和政府補助的方式籌集資金,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帶動群眾發展獺兔養殖。
據介紹,該鎮目前已成功發展獺兔養殖戶3戶,另有6戶將于近期啟動,到今年底,可望增加到3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