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關于設施農業相關設備、技術與保障支撐體系
3.1 設施農業、設施園藝產業的應用基礎 研究重點開展設施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及其調控機制;設施作物抗逆性和光能轉化效率以及水分、養分利用效率;設施作物的品質形成和調控規律;設施作物的安全優質生產的調控途徑與質量控制;設施土壤障礙機制及可持續利用調控機制;設施環境變化規律及其優化調控等方面的研究。 3.2 環境調控技術 是采用計算機技術實施自動監測、自動調控的技術。自動測量要素主要包括環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其中環境因子有溫度、濕度、風速、光照、CO2。濃度、土壤營養、營養液成分等,生物因子有葉溫、光合速率、氣孔阻抗、蒸散、植株含水量等。生態環境因素自動控制主要是保溫、降溫、除濕、加濕、增施CO2、通風、充分采光、補光、遮光、土壤濕度、礦質養分等。多因素綜合控制是把各種作物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需要的適宜環境條件要求輸入計算機程序,當某一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其余因素自動作出相應的修正或調整。 3.3 無土栽培技術 元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指不用自然土壤,而用營養液或營養液與基質栽培作物的方法。元土栽培系統包括作物生長保護設施,如溫室、塑料棚等;容納基質或營養液的槽、筒、盆、床等;提供作物營養液系統,如營養液的制備、貯存、消毒、注入等;監測調控系統,包括監測調控溫度、濕度、光照、CO。濃度、氣流速度、pH值、電導度、營養液成分及水位等。無土栽培大致可分為:水培、噴霧(或噴淋)栽培和基質栽培3種。 3.4 安全無公害栽培技術 安全元公害栽培技術是設施農業技術中的重要技術,設施農業生產最終要達到環境安全無公害、產品安全無公的害目的。 3.5 溫室主要性能及評價體系研究技術 3.5.1 溫室的透光性能 透光率是評價溫室透光性能的一項最基本的指標,它是指透進溫室內的光照量與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透光率越高,溫室的光熱性能越好。 3.5.2 溫室的保溫性能 衡量溫室保溫性能的指標除了溫室圍護結構的保溫熱阻外,溫室的保溫比是一項最基本的指標,保溫比越大,說明溫室的保溫性能越好。 3.5.3 溫室的耐久性 影響溫室耐久性的因素除了溫室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外,還與溫室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有關。透光材料的耐久性除了自身強度外,還表現在其透光率隨時間的衰減程度上,往往透光率的衰減是影響透光材料使用壽命的決定性因素。 3.5.4 溫室的造價 溫室造價是影響溫室投資和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3.6 設施農業機械化設備技術設施農業機械化設備技術應包括農業產品生產及后加工處理到產品上市全過程中涉及的硬設施的研發與生產技術。 3.7 各種類型能源利用技術 主要包括太陽能、地熱、廢熱、空間差分能源等。 3.7.1 太陽能 太陽能供給溫室夜間采暖,即可行又有實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溫室的高耗能問題。 3.7.2 地熱 適用于設施園藝采暖的地熱能主要有地下熱水、溫泉等。地熱加溫的溫度穩定,可靠性較高,不受突變天氣的影響。 3.7.3 廢熱 在工業化地區,有多種可以再利用的廢熱源,這些熱源以熱水形式加溫溫室土壤或空氣,既廉價又利用了當地的資源。 3.7.4 空間差分能源 空間差分能源指利用空間存在的各種能差,通過能差采集設備、轉換設備、輸出設備等為設施農業調控主體塑料大棚、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提供降溫升溫支持。其包括太陽能、風能、輻射能、磁能、靜電、位能、生物能源、化學能源等,目前吉林省有公司已研制出空間差分能源轉換技術和設備,是省科技廳計劃項目,并通過鑒定。 3.8 設施農業品種選擇工作 設施農業品種選擇是設施農業的關鍵所在,如選擇不好品種,投入資金再多、技術再先進、規模再龐大也不能產生可觀經濟收益,所以設施農業項目建設要選擇成本低、產量高、品質高、生產周期短、可持續發展、市場價格高、市場銷售快的品種,總之要尋求適應市場需要的品種。 3.9 專家支持系統 專家系統是計算機近年來應用于設施農業的最新技術,它應用知識工程的方法總結特定領域中專家的知識和經驗,使之規范化、系統化并形成專家系統軟件。它可以完成與專家水平相當的咨詢工作,并可為用戶提供建議和決策。 3.1O 設施農業網絡信息支持系統技術研究 主要是為設施農業生產全過程提供網上技術信息、產品信息、供求信息、相關法規與標準等相關內容傳播與發布網平臺建設、絡化管理、模式化運行、遠程服務等構建技術。 3.11 設施農業行業管理、行業標準與規范 1984年我國首次發布《農用塑料棚裝配式鋼管骨架》國家標準,2001年1O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首次發布了有關溫室設施的機械行業標準6項,主要有:JB/T 10286—2001日光溫室結構、JB/T 10288—2001連棟溫室結構、JB/T 10292—2001溫室工程術語、JB/T 10294—2001濕簾降溫裝置、JB/T 10296—2001溫室電氣布線設計規范、JB/T 10297—2001溫室加溫系統設計規范等等。 3.12 設施農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與專業院校的建設 目前隨著設施農業的迅猛發展要求高素質設施農業的人才培養,所以設施農業專業院校擴建已迫在眉捷,目前國我己有部分地區設有設施農業院校,可提供?、本科、碩士、博士等學位的人才培養,但規模小分布不均。目前我省吉林大學、農業大學等也都設有設施農業工程專業。 關于上述設施農業相關設設備、技術與保障支撐體系方面的內容包羅萬象,所涉及的內容繁雜,領域很寬泛,但凡能夠用于設施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相關技術和設備及支持體系等都可以冠以設施農業的詞冠,相關文章有綜合技術方面的、有整套技術方面的,有單一品種技術方面的,也有系列化品種技術方面的、也有工廠化技術方面的文獻報道等等,但主要是三大類:第一是相關高新技術支持方面的研究。如環境溫度、濕度、co2濃度、土壤營養成分監控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合理肥效控制、能量綜合利用技術、無土高效栽培技術、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等、產品后處理及深加工技術等;第二是設施農業生產全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技術設備的研究,如自動化環境監控設備、溫室原料生產設備、育苗播種機械設備、耕作收獲機械設備、灌溉施肥植保機械設備、傳感執行機械設備、病蟲害投放設備、降溫加溫通風設備、予冷儲藏設備、運輸機械、基質消毒設備、后處理深加工設備等等;第三是設施農業保障支撐體系的研究,如專家支持系統、設施農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與專業院校的建設、設施農業網絡信息支持系統技術、設施農業行業管理、行業標準與規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