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完善農業信息化的建議
隨著農村信息滲透到農民生活的各個層面,農業信息化建設必將是引領農村起飛的關鍵。為了進一步分析湖南省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3.1 開展農村信息一體化 服務農業是一個特殊的領域,人口眾多,事務繁多,完善農業信息化的工作首先可以從建立農村信息一體化中心開始。它與其它公安、民政等具體政務部門共用一個服務空間,直接為當地群眾提供最廣泛最權威的信息服務。可以在縣里成立農村一體化服務信息管理中心,專門負責全縣對農業信息服務工作。信息在各個層次和各種尺度范圍內的流通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農業信息的流通主要以各類農副業管理部門、科技部門和組織為主,才能發揮資源和技術的優勢。并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指標體系,開發通用的信息采集軟件,推行統一的數據標準,采用公用模塊的方式,實現一站式發布,全系統共享。 3.2 促進三網合一 鼓勵和促進農村電話、電視、電腦三網結合,建設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把這看成是解決農業信息服務“信息孤島”問題的重要舉措。逐步清除各網絡工程建設單位之間的障礙,以合作為主要工作手段,以信息化為工作目標,形成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合力,只有在“三網合一”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對農村農業信息的“一網打盡”。 3.3加強農業信息化“天地人合一”建設 “天地人合一”,由上而下,寬帶進村,電腦入戶。即天網、地網、人網三者合一。天網,即利用衛星接受裝置接受衛星傳播的信息;地網,指以固定電話線、光纖通信、有線電視和國際互聯網為主所構成的通信網絡。“人網”,指為農業信息化體系中的服務人員體系,主要是以省、市州、縣市、鄉鎮多層次專家、服務和管理人員所組成以人為核心的網絡。在一些偏遠山區,可利用“天網”接受信息傳輸;距離縣城較近的地區,可采用“天網”方式,并以“地網”為輔助傳播方式。“天網”、“地網”都離不開“人網”,只有三網合一才能逐步解決進村人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3.4 構建良好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 在進行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過程中,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盲點。因此體系的構建要體現超前性和多功能性。湖南省農村都有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但是大部分村級部門沒有實質性的服務內容。在全省產業結構多樣化的形勢下,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內容,按照產業的現狀分布,進行“差別式服務”。農機站的服務模式可采取“示范帶動,引領群眾”的方式,將新技術的推廣要先到大戶,再由他們帶到普通農戶家去。 有些縣、鄉鎮即便信息化服務已開始建設,但是對于信息的反饋卻都還沒有涉及到,所以在綜合信息平臺建設的同時,最好能夠形成一整套的績效評估體系,這有利于了解綜合信息平臺的效果和效率,促進農業信息化更好地發展。 3.5加快實施“扁平化”管理 實施“平臺上移、服務下延”的扁平化管理,一是兩端:上端為服務平臺、下端為終端;二是聯系兩端的“天地人網”。“平臺上移,服務下延”的扁平化管理的核心內涵是平臺對接終端,一方面需要縣鄉鎮基層的協助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電信、廣電、移動等運營商的協助管理。“平臺上移,服務下延”的建設模式,能夠較好地調動了農民、政府、企業、農村合作組織等各方面的積極性。綜上所述,農業信息化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業科技信息化服務的發展,對于全省農業各領域都將具有巨大的潛在效益。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更關系著農業信息服務業能否走向國際化,從而最終影響到農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