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Page]
1.6 設施農業工程專業提供發展商機
隨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一些相關政策向農業傾斜.使得不少企業家也開始關注農業項目.他們看到農業現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資熱點轉向農業.多數也是從事設施園藝生產投資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見的。以北京“錦繡大地”為例,它是一個民營企業,投資額已近億元,主要從事設施畜牧業.以企業化的管理機制,從事農業高科技產業開發,這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產業.受到中央領導的關注上述種種都為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相關產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上述幾方面充分反映出設施園藝在我國農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種植業部分)的必由之路。 2設施園藝與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設施園藝的產品主要為蔬菜、花卉和果品.當有市場需求時.其產品附加值明顯高于傳統農業。加之一些蔬菜、花卉生產周期短、氣候適宜地區內可多茬栽培,所以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也相應提高 設施園藝是在人工設施內進行的園藝作物生產.所以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也相應提高設施園藝是在人工設施內進行的園藝作物生產.可以提供反季節的鮮活產品.其價值比露地生產要高,所以是一條脫貧致富“短、平、快”的有效途徑。我國目光溫室面積.由20世紀8O年代初的667.1hm2,不到2O年就發展到20多萬hm2 之所以發展這么快,不推自廣,就是因為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產投比與其它產業相比明顯要高。因此廣大生產者棄糧種菜.發家致富就很自然了一些省市領導,抓住機遇.因勢利導.使當地農業和農村面貌迅速改觀,成效顯著。所以當前農村種植業經濟結構調整.設施園藝成了首選項目.全國那么多的農業高科技示范區.幾乎都在搞各種溫室、大棚,種菜種花.內容雷同也就不足為怪了。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00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指出:應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大力提高農產品質量:要求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生產布局.發揮區域比較優勢.開拓高附加值產品等等,再一次使不少地區.把目標瞄準了設施園藝產業。據江蘇省射陽縣蔬菜辦公室提供的資料.1996年江蘇省連云港如意公司出口蔬菜1.63萬t.創匯2144萬美元:山東萊陽縣出口蔬菜12萬t.創匯1.5億美元:出口蔬菜每t價格是出口大米的3.85~4.65倍。而蔬菜平均每t出口價格是國內市場價格的8倍 當然上述資料并不是設施栽培的蔬菜.但至少反映了糧食作物與蔬菜附加值差別懸殊.而設施園藝產品即使不出口.僅供應國內市場之需.其比較效益也比種糧、棉、油要顯著得多。例如目前山東、河北、遼寧等省,以蔬菜作物為主體的設施園藝發展十分迅速.面積不斷增加.對我國蔬菜周年均衡供應.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非常顯著 3發展設施園藝應注意的問題 設施園藝屬現代化農業范疇.科技含量高.涉及學科多.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現代化的設施園藝要求實現高產、高效,一方面要有工程技術(硬件設施)支撐,同時還要有先進的種植與管理技術保證 國外發揮設施園藝的技術路線是高投入高產出.從而獲得高利潤。高的設施建設和能源投人.保證了結構和生長環境的優化。例如荷蘭溫室每年產黃瓜 72kg /m2,番茄 54kg /m2.是我國的5倍還多 荷蘭的溫室園藝已成為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絕非偶然,其溫室設備、優良品種、配套設施、(灌溉、農藥、肥料⋯ ⋯)已形成了強大產業,行銷全世界。這些我國目前很難做到,因為我國的農村、農業與發達國家比較,還有很大差距,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走適合我國國情的道路.為此應處理好幾方面的關系。 3.1 當前與長遠的關系 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是個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國農村面積遼闊.分布在不同地區.各方面的基礎條件千差萬別,應從實際出發,尤其是經濟實力出發,分層次、分階段,逐步發展。各地區建立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也不能干篇一律.全都是建一些高級溫室(尤其是引進的溫室),花了不少錢,但生產效果不好,甚至虧損.起不到示范作用適當建成一些超前的設施園藝園區示范不是不可以.但必須有經濟實力和科技人才及經營管理人才做保證 而當前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我國以節能為主的設施園藝生產體系.如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如何大幅度提高產品的產量和品質衡量設施園藝的水平高低.不能只注意設施的外觀.做表面文章,而應腳踏實地,從當地群眾生產的主要類型出發.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 即要注意長遠發展.更要注意當前如何提高.否則會影響群眾的積極性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設施園藝目前走的是“低投入高產出”的路 如何實現高投入高產出?必須循序漸進,否則是欲速不達。目前相當一部分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運轉失靈甚至倒閉就是證明 3.2 質量與數量的關系 目前我國以蔬菜為主的設施園藝生產面積已達到數公頃,居世界第一.年人均蔬菜的數量也達到 250kg ,同樣居世界第一 這兩個第一告訴我們從數量上。發展設施蔬菜栽培已不是當務之急了雖然在人均吃菜量上,由設施栽培提供的鮮菜比例還不到總量的20%.還有發展的余地.但必需注意由重視數量向質量轉變蔬菜和水果是鮮活產品.直接供消費者食用,因此其營養品質.有無公害,鮮活程度等十分重要。目前我國人民的飲食發展已由溫飽型向營養型過渡.經濟發達國家已進一步向保健型發展.都說明質量的重要性而我國設施蔬菜栽培為了追求高效益,盲目施用過量化肥和有機肥.超量施用農藥等問題即普遍又嚴重。尤其在新發展的地區。技術力量薄弱,缺乏指導、廣種薄收的現象普遍存在。生產領導部門往往只重視設施的建設、面積的增加.而生產中的一系列問題,則往往放任自流。從今后發展看.尤其是我國加人WTO以后。如果我們不注重提高農產品,特別是園藝產品的質量.肯定要出問題.更無法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今后在農業結構調整中一定要注意與國際市場接軌。樹立設施園藝生產的“綠色意識”走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越是新發展的地區.領導部門在起步階段就應積極引導.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NextPage]
3.3 宏觀與微觀的關系
設施園藝是地域比較強的農業生產.發達國家也把節能放在重要位置.即要注意節約寒冷季節加溫保溫的能耗,也要注意高溫季節降溫降濕的能耗我國在發展設施園藝的過程中要十分注重節能。這可以大幅度(50%-- 6O%)降低運行成本。選擇適宜發展地區.使其生產季節能大量減少能耗。越是先進的設施類型(如大型現代化溫室)越耗能高.就要把節能問題放在首位考慮。而我國目前對此問題重視得不夠,在一些高緯地區,也引進加溫溫室。別處適宜、別國適宜發展的,在制定的微觀地域就未必適合,選擇園藝性設施類型必須因地制宜。 我國幅員遼闊。無論氣候特點、經濟特點。市場消費與需求特點都千差萬別.設施園藝的發展即要考慮自然條件是否適宜,同時也要具備經濟基礎和技術人才。越是現代化、大型化的設施園藝.要求綜合實力強.投入運行后必需可持續發展。它是農業種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它是農業結構調整的優勢項目。但不是唯一。農林牧副漁各行各業都有優勢可選,關鍵在于宏觀上要需要.微觀上要可行 4 我國設施園藝的發展前景 國內外設施園藝的發展都朝著結構材料現代化、環境調控自動化、經營規模大型化的方向發展。設施園藝產業是農業中率先導人高科技的部門,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具有快速、小型、無人、自動、省力、輕量和信息化、檢測化、精量化的綜合特性.能極顯著減輕勞動強度,改善勞動環境,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這種技術又能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追求安全、衛生、健康而富有營養需求。總結國內外設施園藝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預測今后我國設施園藝的發展前景為 4.1 朝著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和大生產方向發展 我國北方將以發展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為主.南方則以塑料大棚多重覆蓋和夏季簡易設施栽培為主。現代加溫自控溫室。在能耗少或能源便宜的經濟發達地區作為都市農業、外向型農業和軍工特需農業定位發展總之我國當前將仍以普及節能型設施為主.在技術上按普及與提高結合的方向發展:今后的長遠發展方向則必將隨著世界設施園藝發展的潮流.實現現代溫室園藝向冬季光熱資源豐富的黃淮地區、亞熱帶南方地區和能源資源特別豐富的某些北方地區集中。在市場經濟導向下.目前小農經濟分散經營的方式,將向規模化、專業化大型企業或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方向轉變。 4.2 因地制宜優化設施結構.建立計算機環境自動控制系統 不論日光溫室和引進溫室,都要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和技術條件.優化結構設計并實行標準化生產例如Venlo型荷蘭溫室適于北歐冷冬暖夏氣候型.在我國亞熱帶冷冬夏熱氣候條件下.宜增加高度容積,提高熱容。增加抗風強度和通風換氣效率.附加防蟲網、遮陽簾等,向冬夏兼用開放型的溫室結構方向優化;日光溫室同樣要向高大化、裝備化、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向改進,并實現結構性能的標準化。同時要全力提高我國園藝設施的環境控制水平.研究適合我國氣候特點的主要設施作物的現代溫室環境優化智能控制系統。從經驗的、定性的、傳統的管理技術轉變為定量的、智能型的精細管理.做到標準化管理.提高設施作物的生產力。 4.3 培育設施專用品種 發展設施栽培作物種類和利用方式多樣化.縮小與設施園藝先進國的差距.加速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耐弱光、耐低溫、耐高溫、抗病蟲、單性結實性強、優質高產的設施專用品種,克服長期依賴國外進口價格昂貴的設施專用品種的現況.要重視具有高附加值、反季節上市的保健型的、具有品牌優勢的特種園藝作物的生產。還要在西部大開發的種苗生產、沙漠改造、都市和室內綠化、草坪生產.直至今后將要發展的植物工廠、宇宙農場等方面,全面推廣應用設施園藝技術,實現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的生產目標 4.4 開發設施作物可持續發展的栽培技術.生產無污染的綠色食品.使之成為環保型農業 由于設施可控條件下可以避雨.內外氣體交換可控.設施內便于利用天敵和利用昆蟲授粉,可大大節省設施內化肥、農藥、生長調劑和灌水的用量.易于控制有害化學物質向外界環境排放。再加上結構、覆蓋材料的高科技化.人工能耗可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從播種到采收,到消費,可以全程控制,實行無(少)污染的可持續生產技術。如抗病蟲品種的應用、嫁接換根防病蟲、增施有機肥、昆蟲授粉、封閉循環式無土栽培、連作障礙防止等,做到設施園藝技術成為環保型可持續農業的有效方式.提供安全衛生而富含營養的優質產品 4.5 經營管理技術現代化 建立溫室作物生產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進行現代農業企業管理.以最少的投入。獲最佳的效益。 總之.世界經濟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加速了全球化進程。我國由于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維系著人民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農業。也加速了現代化的進程。其中以蔬菜設施栽培為主體的設施園藝業.由于其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高.在全國新一輪農業結構中成為優選項目而得到了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