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在的問題
就蘭州地區奶牛集中養殖小區建設和運行管理情況看,小區建設只解決了奶牛的集中飼養,統一建設了擠奶廳,實現了集中擠奶,牛奶衛生質量提高。但依然沒有全面解決奶牛分散養殖的所有問題,大多數小區建設和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1.1 規劃建設問題 小區建設大多都是未經專業規劃設計部門進行規劃設計,不具備科學合理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基本上是在傳統飼養模式的基礎上進行規劃布局,沒有很好地考慮地勢、環境、風向、飼養工藝、發展等因素。隨意選址,布局混亂,建設因陋就簡,導致小區不能長期使用。②規劃建設基本上是以一奶戶一個牛舍、一奶戶一個青貯窖的形式進行,各類牛只在同一個牛舍飼養,仍然采用傳統的、落后的飼養方式。牛舍空間狹小,導致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和奶牛防疫技術無法統一有效地實施,限制了現代化飼養設備和技術的應用,經濟效益難以提高。直接影響奶牛養殖業的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③功能分區不清。本該在上風向布置的設施布置在了下風向,該在下風向布置的設施布置在了上風向,生活管理區混雜于生產區,增大了防疫風險。④缺少牛糞尿統一收集處理區。雖然實現了奶牛集中飼養,但沒有牛糞尿統一收集處理區,小區污染問題無法解決。⑤衛生防疫設施不全。無消毒池、消毒室,無消毒設備,牛舍無清洗水源,衛生難以保證,無法進行有效地防疫管理。⑥凈污道不分,雨污不分。牛糞清運、飼草料進出、產品出場都是公用一個通道,無牛糞集中收集區。雨水、生產清洗水公用一個排污管道,甚至無排污管道。直接影響小區環境衛生,增加防疫風險,影響產品質量安全。⑦無牛糞尿處理設施。牛糞到處亂堆,環境臟亂,污染小區和周邊的環境。
1.2 管理問題 管理基本處于無序、無標、無規的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缺乏健全的管理機構。②飼養管理各自為政,無專職畜牧技術人員,小區各奶戶沒有統一的飼草料采購體系,無統一的飼養標準,無科學的飼料配方,基本上有啥喂啥,奶牛營養水平難以控制,單產水平較低,經濟效益差。③由于一個奶戶的飼養規模較小,無法對奶牛根據不同生長階段進行分階段飼養,加上設施條件限制,無法應用TMR 全混日糧飼喂技術,奶牛生產性能不能得到最大發揮,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④無專職獸醫技術人員,奶牛疾病防治不能正常開展,奶牛有病大多都是臨時請業余獸醫人員進行診治。有些病牛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導致較大的經濟損失。⑤奶牛防疫嚴重滯后,僅僅局限于奶牛疫苗注射,至于對其他防疫環節如衛生、環境消毒、門衛制度、人員控制、人員健康檢查、病畜隔離、病畜交叉感染、滅鼠滅蠅等都沒有防疫意識。⑥沒有建立起統一的奶牛育種、繁殖、飼養管理、疾病防治、質量監控等技術檔案,無統一的奶牛育種方案,無系譜、繁殖、飼養管理、疾病防治、質量監控等資料。沒有專職配種員,奶牛配種都是由業余配種員進行,奶牛精液大多未經過后遺測定和無公牛系譜資料,只要價格便宜就選就配,無統一的選種選配計劃和方案,奶牛生產性能難以提高。⑦一戶一個青貯窖,牛群規模小,取料緩慢,青貯暴露時間長,青貯霉變、損壞、浪費嚴重。直接影響奶牛健康,影響產品質量安全。⑧幾乎所有小區由于設備和技術原因都未進行DHI 檢測,奶牛生產性能無法測定,影響育種步伐進程。⑨沒有配套建設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小區環境治理嚴重滯后。
2 今后養殖小區建設的設想和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規劃設計的設想
2.1.1 小區建設必須是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建設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682- 2003《畜禽場區設計技術規范》和《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生產技術規范》(試行)進行規劃設計,應滿足生產工藝、奶牛防疫、擠奶、質量檢驗、衛生消毒、牛奶貯存等各項功能要求。改善奶牛福利,減少奶牛應急。
2.1.2 小區規 劃設計必須由專業農業畜禽工程設計部門進行,設計要經過專家充分論證。
2.1.3 小區規劃建設應有系統性,堅決避免建一個擠奶廳,把原來的奶戶牛舍模式進行集合。
2.1.4 小區生產區、生產輔助區、生活區、管理區各功能分區應明確。生活區、管理區包括與經營管理有關的建筑物,應在小區上風處和地勢較高地段,并與生產區嚴格分開;輔助生產區的干草庫、飼料庫、飼料加工調制車間、青貯窖應設在生產區邊沿下風地勢較高處;生產區的牛舍、擠奶廳、人工授精室等應處于小區中央,生產區入口處設人員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獸醫室、病畜隔離、病死牛處理及糞污貯存與處理設施,應設在生產區外圍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一定的間距。
2.1.5 牛舍要合理布局,要滿足奶牛分階段、分群飼養的要求,泌乳牛舍應靠近擠奶廳,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牛舍的凈高、凈寬要滿足TMR 飼喂車的工藝需要
[NextPage]
2.1.6 糞尿污水處理、病畜隔離區應有單獨通道,便于病牛隔離、消毒和污物處理,牛舍應有清洗用水管網設施,凈道與污道分開,小區設置排污管網、屋面實行有組織排水,地下設雨水排放管網,實行雨污分離。
2.1.7 小區建設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由政府貸款貼息、住戶和投資商共同投資
2.2 管理問題的對策設想
2.2.1 成立業主委員會,對小區實行委托經營,監督小區管理機構的生產經營活動。
2.2.2 建立小區管理機構,對小區實施全面管理,接受業主委員會的領導監督,人員組成視具體情況而定。包括:畜牧、獸醫、配種、擠奶、飼養管理、飼料及物資采購、飼料加工及配送、機械維修、安全、產品銷售勞資等機構。
2.2.3 業主委員會派一名業主代表常駐小區,完全代表業主對小區管理機構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2.2.4 入住戶牛只由入住戶投資,入住前必須經動物檢疫部門的檢疫合格后方可入住。
2.2.5 奶牛入戶后對所有入住牛只進行編號,小區一大戶,住戶一小戶,如:*** 住戶牛號為*** 號- *** 號,住戶的牛只產奶量以擠奶設備的計量數據為準,便于按牛奶產量進行收益分配。
2.2.6 所有入住牛只必須按生產、生長階段,膘情、產奶量進行混合分群飼養,以適應TMR 飼喂技術的需要。
2.2.7 所有產品(包括:牛奶、牛只、牛糞)全權由小區管理機構統一銷售。
2.2.8 住戶的收益為每千克牛奶市場銷售價格減去每千克牛奶成本,每月向住戶分利。牛奶成本包括:飼草料費用、人員工資、折舊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水電費等。牛只銷售的收益完全歸住戶。
2.2.9 住戶牛只所產犢牛完全歸住戶,后備牛的培育費用完全由住戶承擔,費用按月從牛奶收益中扣除;牛糞收入按牛奶數量分攤返還住戶。
2.2.10 配備相關畜牧、獸醫、配種、管理等各類技術及管理人員。對小區實施全面技術管理。
2.2.11 建立小區管理技術規范,包括:奶牛育種、奶牛繁殖、奶牛飼料、飼養管理、擠奶、奶牛保健、技術檔案與統計、小區經營管理等;建立完備的奶牛養殖檔案;建立奶牛防疫、安全生產、勞資人事、產品銷售、物資采購、崗位管理等各項管理制度。
2.2.12 統一制定小區育種規劃、制定年度小區選種選配計劃,力爭3~ 5a 時間小區牛只達到良種化。
2.2.13 使用具有全電腦化智能化控制的先進擠奶設備,必須具備電子計量功能。2.2.14 采用TMR 全混日糧飼喂技術,使飼喂科學、規范、合理,滿足奶牛生產、生長的營養需要。
2.2.15 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加速提高奶牛生產性能。
2.2.16 牛糞尿進行沼氣發酵有效處理,沼氣發電解決生產用電,或作為生活用能,沼液作為有機肥料加以利用。
2.2.17 牛奶貯存、銷售必須具備冷鏈條件。
3 結語
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規劃設計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格按照奶牛飼養規律,合理設計飼養工藝、防疫流程,采用先進工藝設備,強化環保意識,發展循環經濟,這樣才能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實現奶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4792.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