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港鎮西湖傳統養殖的是四大家魚,雖然養殖螃蟹具有更高經濟效益,但是苦于沒有養殖技術,大家都不敢嘗試。為此,黃梅縣水產局在西湖建起了170畝螃蟹養殖示范基地,并從江蘇聘請了技術人員余建兵。通過基地示范和技術指導,當地的漁民逐漸轉行養殖螃蟹。今年,該湖區螃蟹養殖已發展到2000畝。
近年來,黃梅縣特色水產養殖異軍突起,成為漁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該縣將沿江、沿湖開發列入“十二五”重點規劃,縣政府每年安排100萬元對水產基地開發進行“以獎代補”,促進精養魚池改造;積極引導和扶持特色水產養殖,提高青蝦、小龍蝦、河蟹、黃鱔、鮰魚等“五魚”比例。
搭“科技之車”,引進特優品種。該縣大力推廣應用“蝦稻連作”、小龍蝦野生寄養等技術;以鴻運網箱養鱔專業合作社為依托,通過示范帶動發展黃鱔網箱養殖;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為青蝦成果技術轉化和青蝦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率先在全縣開展350畝微管增氧技術示范養殖河蟹。
提高水產養殖水平,爭當技術服務先鋒。為了鼓勵大家發展青蝦,縣水產局每年免費發放苗種合計20多萬元。利用縣水產推廣服務中心,向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此外,每年邀請省、市專家來講課,開展技術培訓。
縣水產局局長江尊華告訴記者:“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更加偏愛特色水產品。而且特色水產品養殖效益高,銷路廣,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目前,黃梅縣特色水產養殖面積達2.8萬畝,占全縣水產總面積的13%,以黃鱔、小龍蝦、青蝦、螃蟹、泥鰍等作為主打品種,發展勢頭強勁。
特色水產養殖面積不斷擴大。今年,全縣網箱養殖黃鱔6萬箱,產量達100萬公斤;稻蝦連作發展小龍蝦10萬畝,總產量300萬公斤;青蝦池塘養殖面積5000畝,建有青蝦保護區面積2萬畝;泥鰍苗種產量達到9000萬尾。